当年青风道君最爱在海棠月色里一醉方休,醉意浓时剑指九霄随性而舞,可堪山海低昂。师祖便遥坐竹林,拨而招云点而见月,声繁弦密,风至雨随,无比风雅。
唐锦听了,看看被自己薅得掉毛的仙鹤,对比了一下鹤群飞舞的传说级画面,有些心虚地清了清嗓子道:“差不多,差不多。”
至于是哪种差不多,不可说。
他不等沈侑雪回答,跳下石头,玉鸾剑在掌中左旋右转挽出几个破势,又重新开始练剑。
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乐器,在文教昌明的时代不仅能够起到以德润身的效果,更有以琴谏事的典故。不过,即便沈侑雪真的打算通过琴声来点什么润物无声的教育,唐锦觉得可能也是白费功夫。
他对乐理没什么研究,非要说的话也就是上学时的音乐课有点熏陶。
可惜那点少得可怜的熏陶也因为音乐课时时被占,显得十分不足。比起鉴赏琴声,他倒是对鉴赏剑修本人更有兴趣。
剑修抚琴的样子不染尘埃,像画。
其实他在练剑的时候尽量避免自己去看沈侑雪。
剑修像块冰,看久了唐锦觉得自己的血也要跟着结冻。但他又很难不去想。剑在手中流转停顿,头脑里却不受控制地浮现出沈侑雪练同一套剑术时的样子,想得久了深了,自己练剑的气势也不知不觉怔怔,像是有些失魂落魄。
出神着出神着,又被剑修缓缓拨弄的琴声拉回来。
琴声蛮好听的,节奏和他练剑时的力度很搭,轻重缓急疏密有序,他很满意。
除此之外,好像也没什么别的感想。
偶尔心血来潮练习唯一会的小星星,听说师侄竟然对琴也有造诣,谢掌门洗耳恭听上门来,面有难色匆匆而去,这已经从弹琴修身养性变成了一种行为艺术。
唐锦纠结良久,得出结论:“我是剑修,会剑就行了。”
他有时候口中衔着干绢纸,细细擦着剑,动作越来越慢,逐渐停下。他在对比琴声,不是对比剑修与他师祖的琴声——反正他也没听过那师祖弹琴。用来对比的,剑修说话时的声音。
五年里的日日夜夜习惯了的陪在身边的声音。
他经常听剑修给他念书,讲道,论棋,认药。青年的声音夹杂着空茫的风声,还有踩进厚厚积雪里咯吱咯吱的声音,伴着灶房里噼啪燃烧的柴火,不紧不慢,,甚至有些与本人不太相称的温柔。
那是一种很端方清冽的男音。
唐锦取下绢纸,仔细擦拭剑身。他想,要教化我,得这种声音。光是琴声,不够。
沈侑雪倒是教他教得很耐心。山中不知岁月,但还不至于太夸张。
第五年结束时,一成不变的修仙生活出现了变化。
这一日,沈侑雪仍像往常,静静注视唐锦日渐熟练的剑术,见一套快要演完,才出声。
“你可有什么想去的地方?”
唐锦一个流畅的收势,反手将剑负于背后,回头看他:“啊?”
剑修轻声道:“你可想下山?”
这一次唐锦听得很清楚。
但更困惑了。
沈侑雪道:“把玉鸾给我。”
唐锦警惕:“玉鸾已经是我的剑了。”
沈侑雪叹了口气:“不抢。”
他想为玉鸾剑找一找合适的剑鞘。
唐锦和其他弟子不同,没有灵气汇聚身体,不能直接佩剑。为了不伤到自身,必须得有剑鞘。
平日在太忘峰练剑时用白鞘也就罢了,但毕竟是剑修,又看到社畜这么喜欢这把剑,恨不得天天粘在一起,沈侑雪心中自然打算要为他再配个剑鞘。
天衍宗里剑修极多,他又是剑仙,为弟子铸剑并不是问题。
但轻便趁手又适宜温养身体的剑鞘材料,却需要再留意一番。
唐锦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几乎一直呆在沈侑雪身边,住在太忘峰上,现在突然提到下山,他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再三确认了一遍。
“是去其他峰头,还是指出天衍宗的那个下山?”
沈侑雪无奈:“是你想的那种。”
唐锦:“!!!”
沈侑雪打算带他去附近的镇子。
在那之前,他已对心中的刀鞘构想了许久。
唐锦的玉鸾剑样式十分基础,质地坚硬锐利,剑身笔直狭窄,翻涌的刃纹在聚焦的光线下轮廓龙蛇飞走,由散碎的玄铁组成,分布在薄而锋利的刀刃边缘。在他想好如何教唐锦练剑时就已经决定了如何铸造玉鸾剑。
坚硬的玄铁搭配延伸度更好的沧州软钢,不仅让锻造出的刃纹更衬唐锦的性格,也能够尽可能地减少剑身宽度,让手腕轻松些。
除此之外……因为那一次意料之外的春风醉,酒后误事,沈侑雪咽下了唐锦的元阳。这让他的灵力染上了对方的气息。为了弟子与第一柄剑的契合考虑,他用自己的灵力灌注芯材,否则,即便是从未有过前主的新剑,也很难第一次就与练剑之人如此契合。
不光如此,他教给唐锦的剑术雏形起源于青风道君的杀破道,沈侑雪改良后再教给师弟和弟子。起手讲求快速,对于无法动用灵力的身体来说,追求尽可能在瞬息之间分出胜负。
杀破道的剑要求刀鞘合对,弧度适中,不能有太多装饰。剑柄处可用鲛皮,外表粗涩不易松手,而且质地柔韧隔汗,配上锦制剑穗与剑带,既方便携带又容易清洁。
只不过天衍宗不产鲛皮,只能下山找一找。所幸这附近佩剑的修士甚多,不缺货物,应该也不难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