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即将黑下来的时候,李勃回到家,恰好父亲根全也从南地的瓜田回来了。
“三儿,前两天给牛铡()
的草吃完了,正好你帮我再铡一些。”根全要去喂牛,看到盛草的一个大编织袋见了底,就招呼了儿子一声。
“大,我今个薅了一大粪箕的草,这地里的草长得太旺了,让牛光吃青草,也吃不完。”李勃把今天薅的草都掏到地上,准备和父亲一起都铡了。
“唉,可不敢!要是光让牛吃青草,它会拉肚子的,必须得掺着麦秸一起喂,豆饼、麸皮、棒子一起磨的牲口料,也不能少。”根全又念叨起养牛经来。
“是,大呀,十里八乡谁不知道你是养牛能手啊!”李勃夸起父亲来。
“少给恁爹戴高帽!来,我续草,你按铡把。”根全把一掐青草捋一捋,送到铡刀口。
“大,你可小心点,可别碰着手?”李勃小心地说。
“哼!恁爹干这行,30多年了,从没出过事,老练着嘞!”根全自豪地说。
父子二人默契地配合着,先铡了李勃刚薅的青草,又铡了一抱的麦秸,最后掺和到一起,先储存到那个大编织袋子里。
喂牛的时候,是把铡好又混合在一起的草与麦秸,从袋子里抓几把,放到淘水缸里淘几下,用荆条编制的大漏勺舀出,支在缸口控净水份,才能倒进牛槽,掺上饲料,搅拌均匀,才可以让牛吃。
养牛的确是个技术活,不是每个农民都能把牛养好的。根全在生产队时,养牛技术一流,曾经被公社评为模范饲养员,那是戴过大红花,上主席台领过奖的。
根全去牛屋喂牛,李勃就进厨屋,帮助母亲烧火做饭。
李勃娘不想让儿子太累,就赶他去堂屋歇着。
二嫂这时也从前院回来了,进了厨屋,也对李勃说:“三弟,你去歇吧,你二哥和四弟一起去打工了,现在咱家就五口人的饭,我和咱娘轻松就做了,不用你下手。”
“二嫂,那让你和咱娘受累了。”李勃站起来,往堂屋走,顺手拉亮堂屋的电灯。
这电灯就是亮堂,就这么一个圆圆的灯泡,就可以照亮整个堂屋的每一个角落。如果还是以前点煤油灯,那要点多大的灯芯,才能达到这个亮度?
农村有了电,确实改善了农民群众的生活。农民家里的电器也多了起来,李勃记得农调队进行农户调查时,农户的家用电器数量可是调查的主要内容之一。
吃晚饭的时候,根全问儿子:“三儿,你的工作定了没有?”
“大,基本定了,我去咱县农调队上班。”李勃放下筷子回答。
“不是还当农民吧?啥农调队呀?”根全不解地问。
“大,不是当农民,但要常跟农民打交道,每月有半个月的下乡任务,这下乡就是搞农业和农户调查的。”李勃耐心地解释。
“一年有半年要下乡,还不是半拉农民!嗐,是不是这学白上了?”根全独自念叨起来。
“大,您放心,三弟回来也是国家干部,不像咱农民土里刨食,是公家给开工资。”二嫂忙给兄弟帮腔。
“那就好,那就好!”根全放下碗筷,点上自己的旱烟锅子抽起来。
李勃也想,为什么农民都不想让自己的儿女当农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