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城一代的奋斗史

关灯
护眼
第二章 准备出行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李保金远在山西的建筑工地打工,却一直关注着三弟的高考。

他和三弟上的是同一所高中--孔家店高中。虽然经过改革合并,但他上学时的老师还在这所高中任教。高考结束后,他给曾经的班主任张国文老师打过一次电话。

张老师告诉他:“你弟弟的学习成绩属于上等,不过咱这农村高中与南城、北城的高中没法比,咱们成绩好的学生只相当于人家中等水平。你弟今年够呛,再复读一年,明年至少能走个大专。”

木兰县自秦朝开始设县,县治一直就设在古黄河边。因为该县南北朝时期出了一个替父从军的女英雄,从此举世闻名。1855年清朝咸丰年间,黄河改道,该县失去水运便利,逐渐衰落。1954年,县城南迁至陇海铁路沿线的新址,老县城就被人称为“北城”,新县城被称为“南城”。孔家店高中就处于南北城之间,也成为两城争夺的对象。

木兰县原来每个乡镇都有一所高中,甚至个别村,自己也办了高中班。因为教育水平差距很大,县教育局对高中进行了改革重组,以陇海铁路线为界,道南道北各保留三所高中,县高中作为重点高中独立存在。

孔家店高中是一所由道北5个乡镇高中重组的农村高中,老师集中选拔以后,教学水平仍然难以与处于老县城的古城高中相匹敌,与处于县城的县高中更是相差十万八千里。

但寒门仍可出贵子,1983年,理科班孙武可同学就考入了兰州大学,人称“孙大圣”,确实给学校、校长、老师争了光。1984年,学校又放了一次卫星,一下就考上23名大学生,坐上了商丘地区农村高中的第二把金交椅。杨长江校长因此一下子就成了地区人大代表,披红挂彩去地区开会,很是风光了一阵子。

出成绩是好事,但应了那句老话“人怕出名猪怕壮”。1984年9月,秋季新学期刚开学,学校几名骨干教师就不见人影了。后来得知,语文王国强老师被调入县高中,数学刘先进老师被调到古城高中,英语崔流利老师被调入县教研室。

于此相对应,学校看好的几名成绩好的复读生,也没来报到。

面对教师骨干的调走、复读生的流失,杨校长心急火燎,急忙找到县教育局。

在局长办公室,杨校长一恼,对着马大力局长就拍了桌子,扬言要撂挑子不干了。

马局长赶紧灭火。又是表扬杨校长的劳苦功高,又是好言安抚,让杨校长顾全大局,站在全县的角度去看问题,替他这个局长想一想。最后,几乎拉下脸要发火,这才平息这场风波。

孔家店高中自此开始走下坡路。1985年,高考成绩惨淡,全校上榜学生下降一半。李勃所在的文科班,62名学生毕业,县里举办高招预选,只有19名学生拿到全国高考的准考证。高考成绩出来之前,班主任彭云生老师组织报志愿,也不免唉声叹气。全班19名全国高考生,只有齐文静一人估分高于本科线,有2人可能在专科线徘徊,中专能走五六个就不错了。成绩发布,结果更惨,除齐文静以外,全部在专科线以下。李勃的成绩名列第二,也比大专线低了两分半。

彭老师把李勃叫到办公室,非常遗憾地说:“李勃啊,你是我的高徒,这次语文没考好,是不是作文写跑题啦?”

“彭老师,我觉得不是跑题,主要是今年的作文是根据所给的材料,要求给《光明日报》写信反映环境保护问题。这种题型咱哪训练过,再说我在家也没写过啥信,更别提反应环保问题的信呀!”李勃还想辩解一番。

“好啦,凭你的成绩,上个好中专是有把握的。你回家等通知吧。”彭老师还想见别的同学就把李勃支走了。

李勃自高考一结束,第二天就扛起锄头下地干活()

了,不是老师通知,他根本不想再进校门了。

在家干农活,也是轻车熟路,但也没有忘记打听同学们的新消息。他听说,齐文静考上了河南大学,让彭老师很是欣慰;元洪涛和张发堂志愿报的好,通过降分被商丘师专录取为大专生,彭老师脸上才有些笑容;李勃等6名同学走了中专,已经让彭老师心满意足了。

李保金的进门,让李根全和三儿子都吃了一惊。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随身空间能召唤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重生了,回到小县城当豪门 海贼:我,第四大将,今年八岁 网游:开局契约神兽白泽 快穿:病娇大佬太粘人 阴司密令:我是阴间买命人 被网恋对象骗去星际捡垃圾 深空守望者 神农道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