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宣、大惊变传到京师时,朝野震荡,百官震惊失措。
于次日早朝之上,右佥都御史朱世守出列质问道:“陛下,宣、大将领所犯何事,山西晋商又是何故?”
知其忠心爱国,崇祯便说道:“宣、大将领与晋商勾结,贩卖军备资敌,叛国。”
疑惑朱世守问道:“陛下,可有佐证?”
“人证、物证、供词一一对应,且范永斗家中藏有与官员往来之信件,召田尔耕进殿。”
一身飞鱼服的田尔耕上了殿,先行拜见崇祯,然后看着朝堂百官说道:“陛下,据臣所查,山西晋商与后金勾结、叛卖军备、粮食,证据确凿,有书信、口供为证。”
这时一口大箱子搬到殿内,只见百官中有不少人等脸色灰暗,这时崇祯说道:“英国公、黄公、袁公看看吧!”
三人上前,随即取出一封书信来,看完之后脸色灰暗不止,直接跪倒在地说道:“臣失察,请陛下治臣之罪。”
崇祯道:“老大人不是你等之过,皆是朕之过。”说完便走向箱子,从衣袖中拿出火折子,扔进箱子中,只见火势大起,照的崇祯满面红光。
百官震慑不已,这是曹操在世?以焚书信收拢臣心。
“朕今日焚烧之后,之前之事不予计较,且朕于宣武门前设置功德箱,用来救济百姓,查抄之银归于国库,用于全国。”
群臣哪有不明之人,皆称赞崇祯仁德。
这时李邦华站出说道:“陛下,陕西发生民变,臣请陛下派兵征剿。”
崇祯这才想来,天启七年七月,陕西渭北饥荒愈加严重,加之疫疾肆流,死民甚多,“草木尽、人相食”。
爆发了王二反朝,人数数千人,活动于山西、蒲城、宜君、洛川、白水等地。
以及后来的“闯王”高迎祥,还有我们的小二哥李自成,不过现在还是一名驿卒。
便说道:“擢孙传廷为剿匪总兵,督山、陕、川三地,并入秦募兵,自成一营,并赐尚方宝剑,斩三品以下官员,并拨银二十万两,用以购置粮草、军饷,武器装备皆出陕西布政司。”
此话一出,百官震惊,这孙传廷何德何能,竟然受的崇祯如此对待,但无一人再出头,刚才之事还历历在目。
早朝后,当户部尚书毕自严,收到田尔耕押运之银两,这一车一车的往里进,看的那叫一个目瞪口呆,直接磕巴问道:“这有多少银两?”
田尔耕道:“共计两千六百万两白银!”
毕自严听后,觉得头脑发胀,喘不过气来,自他任户部尚书来,哪里见识过这么多的银子,哪次不都是省着花,要不是去年成立煤炭总局,哪有银两发放俸禄。
看着欣喜的毕自严,田尔耕暗道:“要是知晓原先竟有四千六百万两银子,恐怕当场就会晕死吧!”
又过三日,宣武门前所设的功德箱,经清点共收二百万两银票,但崇祯知晓这些不过是冰山一角,九牛一毫毛。
代州,一处庄园里,有一仪表魁伟,身长八尺之人正在种松,忽见一小厮着急而来,上气不接下气,便说道:“何事,如此惊慌?”
那小厮答道:“老爷,门外有天子使臣,让您去接旨!”
这人听后,放下手中活计,不慌不忙的朝外走去,只见门外一人跨着高头大马,甚是英武,直接问道:“可是,孙传庭?”
“正是!”
“孙传庭接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有陕、山、川多地民变,擢孙传廷为剿匪总兵,督山、陕、川三地,并入秦募兵,自成一营,并赐尚方宝剑,斩三品以下官员,并拨银二十万两,,直接听命内阁,钦此!”
()
孙传庭一时间还没有反应过来,马上之人下来便说道:“孙总兵,恭喜,某家英国公之子张之极!”
当孙承宗带羽林卫再度来到辽阳城下,不由感叹真是岁月蹉跎。
早已得知消息的辽东诸将,皆在城门迎接,为首者赫然便是袁崇焕、紧在后面便是祖大寿、满挂、毛文东等总兵大将。
孙承宗捋着胡子说道:“老夫多谢了。”
众将大声说道:“阁老理应如此。”
孙承宗入了府,环顾一周,眉头一皱问道:“之臣何在?”
这时袁崇焕便道:“王大人,身子不适,称病多日。”
孙承宗叹息一声,便拿出圣旨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命太子太保、大学士孙承宗督辽之事;
袁崇焕即刻卸任,铁骑进京,任兵部尚书;
满桂加封太子太师,世荫锦衣佥事,驻守宁远;
祖大寿升任前锋总兵官,世荫锦衣佥事,驻守锦州;
毛文龙为加授平辽总兵官,加封前都督;
孙祖寿升任左锋总宾官,驻守遵化;其余诸将按兵报所拟,钦此!”
诸将听了心中大喜,唯独袁崇焕却是心神大震,几月前崇祯还对他抱以希望,不过几月却直接让他回京,到底是何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