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子江湖笑狂沙】
第五部:泰山除魔之苏州风云
第二百二十八章:历朝播州争霸地,烽火叛乱几不断。
咱们先介绍一下“播州山区”,巴蜀边境、黔贵阳地域的播州地域,播州位于四川川南川东与贵州的贵州地域、重庆府三界地域,山脉众多,峰峦叠嶂,山川险要,广袤二千余里地,素有“九山一水一分田”,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人口达近百万,多数为“少数民族”.
从唐代到明朝,播州土司,承前启后,开采银矿,用武力向北与云南朩氏土司争夺金矿、盐矿,兴修水利,发展农牧业及手工业、商贸业。
播州土司,祖祖辈辈,积极向朝廷捐饷银、战马,多次派士兵帮助朝廷征战,成为川贵四大土司之首领。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播州归属于贵州遵义管辖之地,为夜郎东北小君长国“鳖国”之地。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以“鳖国”地置“鄨县”,今县地属鄨县隶“巴山郡”。
汉武帝建元六年,唐蒙出使“夜郎国”置犍为郡首,县地随鄨县归犍为郡府,实际是州长制度,郡府治初在鄨,在今遵义县西境的龙岗古城。
汉元光五年,行政治所迁入川南属沪州州府制。元鼎六年,置牂柯郡,鄨县划归“牂柯郡王”制。
三国时期,鄨县仍属牂柯郡。一直到了东晋朝永嘉五年,牂柯郡分裂为牂柯、夜郎、平夷三郡之地,属县府制,今县地随鄨县划属“平夷郡”,同时川南地区,归入蜀汉郡。
东晋咸安元年,改平夷郡为平蛮郡,今县地归属依旧州。大隋王朝开皇初年,以乌江北岸地域置牂柯县,今县地归属川南沪州。
唐武德三年,改牂柯县为建安县,领属今县之地。唐贞观九年,以隋代牂柯郡的延江乌江北岸地置“郞州郡”,增加川南的恭水、高山、贡山、柯盈、邪施、释燕、泸州、自贡七县一府。
贞观十三年,以原贵阳府、郞州府、沪州县之地统一划置到“播州郡”,重回归州府制,复置恭水等六县隶属之,将川南自贡部分山区归纳了进去,从此播州地区属唐朝直接管理的“经略州郡府”一统,隶黔中采访使,朝廷派“流官治理”,五年一换,可以留任、连任,所辖七县一府,境域遵义县、红花岗、汇川及绥阳县、桐梓县、川南之地,这就是历史上第一次出现“播州地域”定位之名讳。播州境域后来大为扩展,唐贞观十四年,更名恭水为罗蒙,高山为舍月,贡山为湖江,柯盈为带水,邪施为罗为,释燕为胡刀。唐贞观十六年改罗蒙县为遵义县,遵义县名由此始。遵义之名,一说出自《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土司为尊,族权尊姓,以属民族,地方自治也!”言当遵循先王之正义,以治民也。一说源于东汉公孙述称王于四川,牂柯郡大姓功曹谢暹反对,遣使远道投奔中央政权汉光武帝被封为义郞,有遵循“义郞”作为拥护中央王朝之意。
坊间多从前者说。天宝元年,改播州府为播川郡,州制。乾元元年,复置播州州府,领今遵义、带水、芙蓉3县。今遵义县包含有唐带水县和当时遵义县部分地域。
唐大历五年,罗荣入播。唐乾符三年,武威卫将军杨端入播州,杨氏从此世世代代据守播州,一至到明万历二十八年,直到杨应龙任都指挥使衔,副三品,后改任为播州宣慰司使,锦衣卫正三品,其骄横跋扈,作恶多端,直到“播州叛乱”平息,才算结束,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后唐长兴元年,遵义县地属后蜀,州府重庆。后晋高祖时,遵义县地属楚。后周显德六年,遵义县地属后周。
大观二年,置遵义军,时遵义县属之。宣和三年,废遵义县,隶南平军。端平三年,今县地设播川县隶南平军()
。嘉熙三年设播州,以播川县为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