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朝廷不放假,但花朝节在民间可是与中秋相对的大日子,各地都有庙会,郊外遍是踏青挑菜的游人,没有哪儿是不热闹的。京城这样的地方更甚,一早街上的人影便络绎不绝,出京的车队排成长龙,随处是花影,随处是欢声,就是比一月前的元宵都是不输的,甚至在那分春光之下,更多几分生气。
今天也是商家的大日子,无论是商铺还是街边的摊贩,都会支起几座花架来,摆上精心打理的盆栽,花枝招展,春意盎然。但凡兜里有几个闲钱的人家,出门就没有能管得着自己的手的,不管是谁都会忍不住买两盆回去。
花朝节时,各地的书院都放假了。从书院放出来的无数年轻男女纷纷相约一起到郊外踏青去。街上,无论男女,皆穿着时兴的衣裳,头上簪着新鲜的花枝,一个个打扮的鲜艳朝气。去郊外赏花游春、赋诗唱和,或去京郊名园赏花,又或去逛花市、从花农无数的插花和盆栽中挑选自己的心头好。
凡是有花的地方,俱是热闹的。
阿杨对今天的行程充满着期待,不过他想出去玩的心思再急切,他都不曾催促黛玉梳妆。或者说,他对此充满兴致。
阿杨坐在丫头为他从桌边搬来的凳子上,手搭在梳妆台的边缘,支着脑袋看陶蓁为黛玉重新挽发补妆,又换了口脂的颜色。
只一下的功夫,瞧着便比早上正堂里的模样又生动了几分。
可能是因为二人正式开始了订婚的程序,关系发生了变化,又大抵是阿杨看黛玉梳妆的样子实在太专注,黛玉明明往日在阿杨面前一贯是从容的姿态,此时却忍不住耳尖发热。正想歪头闹他,便见阿杨嘴角不自知的含出几分笑,眼神温柔清澈,黛玉心一软,最终只是嗔了他一眼,自顾自梳妆了。
过去黛玉梳妆时,阿杨从未靠得这么近过。但两个人都很自然地接受了这样的靠近,不需要什么过渡,仿佛只是顺其自然,仿佛理应如此。
黛玉一边由着丫头替自己梳妆换饰,一边和阿杨分享之前从同窗哪儿听说的故事。
黛玉的同窗中,有个北方来的姑娘。前几日文会的时候,她和同窗们说到了她在北边时的花朝节,北方这时候还冷着,树上都还是秃的,到了花朝节,姑娘们会自己往树上粘彩纸缠彩缎妆出花树来。
北方的花朝节比南方要晚几天,这些习俗黛玉在书中是见过的,可听人亲自讲述,又是不一样的趣味。南方暖和,花朝节时树上已有春色。可在北方,花朝节时树上大多还没花,姑娘们会剪五色的彩纸粘在花枝上,妆扮出花树的模样,还会互相比较谁装饰的花树最好看。
等这姑娘到了开封书院才知道南方的花开得这么早,这段时日,每逢假期她都会到郊外踏青赏花去,仿佛看不够一般。
黛玉说得生动,阿杨也起了兴趣,跃跃欲试想要自己也动手去粘一棵花树来。
黛玉也不扫兴,反而调笑阿杨道这时节想在开封找一株枯枝的树怕是难了。
阿杨想了想也是,不过还没等他沮丧,他就想起自己院里那棵鬼面树,这可不是枯着吗,虽然树是死的,可也不是不能俏啊。
阿杨把这个好主意分享给了黛玉,黛玉失笑,于是把这事记下,准备明日回书院去替阿杨问问那个同窗,她们装扮花树用的彩纸,一般是什么样的材质,可有什么讲究。
那样的鬼面树,能不能救一救。
阿杨更是期待。
黛玉快梳妆好了,却差一只花簪选定不下。
大宋男女,无论贵贱,无论年纪,大抵好花,尤其是春时,簪花盛行,更别说花朝节了,哪能不簪花呢?
但黛玉天然对草木生灵有一片怜惜,自有一套想法。好好的花长在枝头上,正是春()
日生机的时候,何苦剪它做饰。丫头们知道娘子的脾气,拿着几只绢花的簪子挑选,黛玉瞧着镜子,有了思量。
她让人从她的多宝架上取了只雕花的匣子来,丫头把匣子打开,见里面是只精美的花簪,上面还束着几只阿杨眼熟的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