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杨皱着眉,在一户又一户屋顶上越过,过后只留下风声,任谁见了都要夸一句“好俊的功夫”。
在去厢公事所之前,他打算先去之前林姑娘和那个金吾卫看见那个傩面人的地方看一眼。
阿杨从四层的屋顶上稳稳落下,隐进了小巷的阴影之中,抬头看着对面。
皮影戏的摊前围满了孩子,还有一些十多岁的少年少女,好不热闹。
阿杨在脑中勾画出街上各个交错的暗巷,抬眼看向街尾的高台上那巨大的准备晚上升空的鲤鱼灯笼,这灯笼本来已经要升空了,但因为有孩子丢了,怕引起人潮,不利于金吾卫找人,又推迟了时候,准备等烟花放完之后再放。阿杨在脑子删删减减,寻找那个白面人可能会被人看见的地方。
要快一点,再快一点。
虽然阿杨现在已经可以确定说,若真的是那个人戴着傩婆面的人抓走了孩子,那孩子定是安然无恙的,但是……
他想要快点解决这个事情,想要去和林姑娘看烟花!现在流行的话本里至少有一半都会写着这样的情节,少男少女并肩在灯火如龙的街头,两个人站在桥上,低头可以看见河里飘着的花灯,还有水中映着的夜幕星河。
当然,虽然今天林姑娘是和家人一起出行的,但是他还是想要找个人一起蹭一场烟花看。毕竟“小年夜里被糟老头子丢下了了不得不一个人去看烟花和小年夜里一个人加班连热闹都赶不上”这两者听起来都挺辛酸的。
他,杨烨熙,开封府最靓的崽之一,陛下亲口承认的年轻有为的少侠,必不可能落得这么惨!
“阿翁,您方才有没有瞧着一戴着白色的傩婆面的人?”阿杨问街边一捏糖人的老翁。
“嗯……我想想……”老翁一边搅糖,一边好奇道:“怎么,这人犯事了?”
阿杨挠了挠头,道:“我方才见他掉了东西,喊了几声他都没听见,才帮他捡起来想追上去,抬眼就见不着人了,我瞧着东西挺贵重的,怕他着急。”
“你怎么不送去厢公事所?他说不定去那寻了。”老翁压了压他,一副你这个年轻人想办法太不周全的模样。
“才从那儿回来呢,听说有孩子丢了,怕给大人们填麻烦,就先自己来找找,不行再送去,不然一通确认的流程下来,不是耽误了找孩子的正事吗。”阿杨笑着瞎扯。
“我约是瞄到过一眼,就在对面站了一会儿,要不是带着面具,我还没发现那儿有个人,只是那时候没注意他往哪边去了。”
“谢谢阿翁!”
“哎——小伙子慢些跑!”老翁话音没落,那热心肠的小伙子已经不见了影子。
老翁摇了摇头,继续搅自己的糖。
阿杨用这借口问了几个摊主,虽然多是见过,不过都因为小年客人太多而没有精力注意到更多东西。
阿杨皱着脸,想着要不干脆赌一把运气,找些随机路人问问,万一有见着他的人的。这种傩面不似最近流行的那种精致的面具,甚至还有不少年轻人不认识它,但特征明显,若是有人看见了,多会多看上两眼。
可是大海捞针,也太难了吧。阿杨站在人来人往的街头,只一瞬间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此时,对面正好走来一对父子。父亲大约三十多岁,孩子不过六七岁。孩子皱着小脸像在生气,父亲皱着眉,二人没有丝毫的交流,父亲紧紧抓着孩子的手,几乎是像是把他往前拽那样拉着他往前走。
阿杨扫了他们一眼,这二人眉眼间有六分相似,从打扮判断他们的确是父子无疑。
——二人裤子是同一匹布裁的,孩子鞋子的鞋面使用的是父亲上衣的边角,虽然两个人之间气氛不佳,但从孩子有()
恃无恐的变扭中还是能看出他对父亲的依赖,现在不过是二人之间闹了别扭罢了。
反正看都看见人了,不如顺便打听一下吧。阿杨抱着这样的念头,随意上去问了问。
孩子和父母的“争吵”,只要有什么从中打个岔,就自动和解了。
“不好意思,能不能向你打听一些事情?”阿杨拦下那个男子。
男人被拦下后下意识攥紧了孩子的手,惹的孩子不满地哼哼了两声。
“你有没有见过一个带着白色傩婆面的人?”
“不曾见过。”男人微微皱眉,不知是怕惹上事情还是真没见过,有些敷衍地应了两声匆匆想要离去。
“好吧。”阿杨也不失望,随手从旁边摊子上拔了根糖葫芦递给那男孩,道:“那打扰了,请你吃糖。”
然后往摊主手心里丢了几个铜板。
孩子拿着糖葫芦满是惊喜,眉开眼笑。也顾不上和父亲闹别扭了,他比他父亲要懂事,拿了阿杨的糖,仔细回忆了一下自己见过的带白色面具的人,大声问:“哥哥,你说的是不是那种庙会的时候台上跳舞戴的那种白的面具?”
他说的跳舞就是傩戏。
阿杨也没想到竟然真的被他找到了线索,心中惊疑着自己该不会是抽到大吉了吧。
“你在哪儿见过他吗?”阿杨蹲下与孩子平视,问道。
“在河边的戏台子那边!刚刚和爹娘在那边看戏,我在旁边和狗子他们一起玩。”
孩子正换牙,说话有些漏风,但还是表达清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