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
,晨光微熹,做早课的和尚们饥肠浪漉漉,好生思念稀粥和包子。
解空和自己的爱徒一休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素面,一边担心在禅房内的杨岱。
“师父,你说杨居士会不会饿死啊。”
一休一边吸溜面食,一边抬头,满是同情的问道,一副关怀备至的样子。
闻听此言,解空老和尚抓紧吃面,含糊不清的说道:
“先把咱们的肚子填饱再说,给杨居士留上一点不就得了?”
一休连忙点头称是,又加夹起一坨面往嘴里塞,也就在这时,禅房门吱呀一声被人从里面推开。
杨岱眨眨有些发粘的眼睛,有些惘然地看着围上来的众僧。僧人们齐齐合什一礼,口宣佛号道:
“南无阿弥陀佛。”
杨岱愣了半晌,忽然醒过神来,连忙还礼。
解空大师也勿忙自禅房中赶来,小心携着他手,更小心地对他微微一笑,轻声问道:
“杨居士?”
杨岱双眼平视前方,忽然发觉烂陀寺内的树林像被朝霞镀上了一层赤红,微微雾化的目光似乎能够仔细看到每颗树叶上的纹路。
杨岱心中一惊,但面上却没显露分毫,他只是轻轻嗯了一声,便不再开口。
他略略摆头稍减脑中昏眩,心道自己修行大成,不由哈哈大笑,哪料这最后一声笑竟似被什么堵住一般,怎么都发不出来。
“呃!”
他咳嗽一声,突然整个身子直直向后倒去,坚若精石的后脑在烂陀寺石阶上一磕,登时晕厥,青石板竟被砸出一个凹陷来
“杨居士!”
众和尚慌乱成一团。
片刻之后,杨岱被扶至偏殿休息,解空老和尚亲自守候在床榻前。
“闭关三日,哪料得竟是饿晕了?”
一休端来温热水盆,拿着干净毛巾替杨岱擦拭脸颊和四肢,口中嘀咕着。
解空和尚接过一休递过来的温水,拧着毛巾,忍不住轻笑了声,对他呵道:
“休得无礼,没想到杨居士竟然得悟行者三昧坐禅经了。”
行者三昧坐禅经为佛门修心之法之一,在这部功法里讲究的是“以心为镜”。
将人生百态、世间万象都尽收眼底,从而让自己能够达到心如止水的境界。
所谓的“心如止水”不单单只是指心中没有七情六欲的意思,还包括了一种心灵上的升华。
就像很多人认为自己可以做到无欲无求,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他们却又总觉得自己缺点什么。
缺少某些东西会使他们无法真正地去领悟人性的本质——对于那些真正地大智慧者来说,任何东西都只是表相罢了,唯独自身才最重要。
因此,当人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瓶颈的时候,就需要借助外力来突破。
然后,就会出现那句话:圣人曰:前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而这个所谓的上下而求索,并非只是字面上理解的“上下”。
它更多地体现在一种对人生的观察与探寻上。
这部功法讲究“以心为镜”。
那么,修行之人首先必须具备一颗澄净如琉璃般通透的心。
否则就算你修成了这部功法,也依旧难免被困囿在“上下求索”的窠臼中。
一休诧异道:
“看来杨居士的空字诀已臻化境,只差临门一脚就能圆满了。”
“我们烂陀寺历代高僧中,能达到这种程度的寥寥无几,除了你,便只剩下已经圆寂的几位高僧了吧?”
解空的话让一休思考了起()
来,他在佛法方面参无可参,如已入炼虚合道,距离道境圆满,踏入知微不远了,却迟迟不敢踏进。
两人说话间,杨岱悠悠转醒。
“杨居士,您终于醒了,可是吓坏老衲了,刚才还以为你要去了呢!”
解空老和尚急忙上前,握住杨岱的手,关切地问道。
“多谢大师挂怀,在下无恙,只是太累睡着罢了。”
杨岱挣扎着坐起身体,揉着眉心,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