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香江新豪门

关灯
护眼
第142章 第148~149章 【华置收购战1】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142章 第148~149章 【华置收购战1】

3月20日,星期四。

香江报界的报纸首页,都没有广告,而是大派礼物;

从住宅单元到汽车,从黄金到抵用券,耀眼得市民竞相买报纸。

而这一天,《天天日报》印刷了30万份,一个香江报纸还没有打破过的销量。

《东方日报》连续好多年是香江日报销量第一,最高也不过才23万份而已。

“一份报纸2.5元,就有机会获得一套60万的住宅啦!”卖报的摊贩也忍不住兴奋的喊起来。

一市民闻言,连忙走到报摊前,询问:“真的假的?”

“骗你做什么?《天天日报》大搞活动,还有《东方日报》、《成报》都有礼品拿!”

“那我只拿一份就够了!”

市场上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毕竟没人知道情况,就算知道了,他们也不会第一时间想起李家会不甘心,会邀请外人发起收购华置,夺回自己的祖业。

“李家已经被踢出华人置业董事局,是被冯秉芬和韦理联合踢出的韦理的股份是来自于李福兆恩,李家的人只有两个选择,拉拢别人组织收购华人置业,或者提前认输。”

冯永祥是冯景禧的次子,他之所以能接班新鸿基,是因为他是科班出身的金融人士;前几年,冯景禧和美林银行有过合作,还将儿子派到纽约美林证券去学习。

他的底牌尚未出尽,信心十足。

这也是新鸿基银行的问题不算非常严重,否则只有直接被港府接管一途;一旦被港府接管,那就意味着新鸿基银行不再姓冯。

有‘石油美元’之称的阿行做后盾,港基银行(新鸿基银行更名)仅1985年第一季度的利润,就超过了1984年的盈利;港基银行将存款全部拿出去放贷(90%以上),没有哪家银行有这个胆量,就因为有石油美元做后盾。

首先,前段时间将星岛报业赶出了新闻大厦,虽然自己可能价钱要高了一点,但那小子不是高高兴兴的答应了嘛;谁知道合同一签,那小子变脸极快,限期一个月搬走,要知道星岛集团可是个大公司,设备这些,不过总算来得及搬走了。

“我看就16元把,稍稍溢价一点,一些股民见这种鸡肋股有利可图,便直接出售了!”冯景禧很快便建议道。

“全吃了!”

李福庆说道:“对,不能让祖业毁于一旦!”

好在李福树也有这个认识,笑着说道:“你说的很有道理!”

挂掉内奸的电话,林祖辉沉稳地拨通了梁伯韬的电话。

大家聊了一会星期一的收购,便散开休息周末了。

而林祖辉的6%筹码,共计168万股,均价不到15元,费不到2500万。

其次,《星岛日报》的销量从11万跌至9.5万,跌破了10万销售大关。

新鸿基公司旗下有:新鸿基银行、新鸿基证券、新鸿基保险,是一家综合性的金融集团。

所以一开始,林祖辉就已经和一众高层说过,只管去做,他们围堵也没有用!

礼拜一,股市开市。

林祖辉来到交易所的vip室,和梁伯韬两人一起观战,至于收购华人置业的股权,自然有手下去做。

比自己还会作假,胡仙心里想到。(前世九十年代《星岛日报》出过作假)

《明报》、《成报》的主脑,看到《天天日报》后,纷纷表示怀疑。

瘸子马顿时闷闷不乐,心里说道,伱们是亲兄弟,也不用这么排斥我吧!

“阿发,怎么和阿强说话呢!阿强别介意,我们实在太激动了!”马澄坤出来打了圆场。这个时候,可不能家族内乱,让人看笑话。

马澄坤大声说道:“我们要揭发他们这种非正常竞争的手段,明天就登报披露他们!”

中华娱乐的资产值也在四五亿左右,但市值只有三亿不到。

气愤啊,马澄坤怎么也没有想到,问题出在这里!

两家都是银行家族,李福树和冯景禧也是老朋友了。

当前华人置业的股票只有15元每股,按照总股本2800万股计算,市值才4.2亿;而华人置业的净资产保守在6亿元,这是因为华人置业的股份长期被冯李两家持有,交易量极低,股价自然也不会高。

太夸张了!

别看华置只有6亿的净资产,但资产值估计在9亿左右;而且,华置又控股这中华娱乐,相当于买一送一。

却说,林祖辉买通了一个参加华人置业股东大会的人,第一时间得到了会议的决议内容。

3月21日,华人置业股东大会。

冯景禧欣然答应,说道:“没问题!那我们就合组一个公司,周末便发布收购公告!”

“贤侄,情况呢就是这样,所以我们想邀请你合组公司,一起收购华人置业。我们李氏家族还拥有26%的华人置业股份,若是你加盟进来,我们实力便大大增加,成功指日可待。就算收购不成,华人置业也拥有非常丰厚的资产,不至于产生亏损。”李福树说道。

“16.35 、10万股”

林祖辉也比较高兴,但是没有忘记一件事情。

经过两年的谈判,1985年,冯景禧和阿拉伯银行集团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7亿港币卖出去75%的股权;冯氏因此失去大股东地位,家族银行悬挂阿行的旗帜。

接着,梁伯韬又说道:“林生,当前来看,我们从市场上收购散股只能一个辅助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还得拿下李氏家族的股份,这样一来,我们就领先冯家,胜出在望。”

其实按照协定:冯景禧家族分批回购股份,最终使家族所控股份接近50%;不过冯景禧1985年8月脑溢血猝死,终究是没有机会见到那一天了。

梁伯韬点点头,说道:“巴仙拿一股也在市场收购不了,自然是白赚吆喝!”

“好,我们去找新鸿基的冯永祥,也联合外人来和冯秉芬、韦理打擂台。”

明天等《东方日报》的白粉马家族一看,顿时要被气得跳起来!

此时,各大报社还没有发现《天天日报》亏本发行的秘密,否则接下来就是狂风暴雨了。

别说一个报摊老板想不明白,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林祖辉这般操作是为那般。

梁伯韬点点头,说道:“应该没有问题!再加上李家的26%股份,我们就超过了35%的股份!不过这点股份还是有些不足,保不住冯家也会在市场暗吸!”

“巴仙拿只肯拿出16元收购,说明信心不足。礼拜一我们就在散市炒高股价,他们更加觉得胜利无望。所以我们的目的:就是不能让他们再从市场拿到散股,自然两家就会显得收购杂乱无章,最终我们再去和李氏家族商量,相信成功率高达九成。毕竟他们争不赢,就只能获利退出了。”

谁都知道,《东方日报》之所以后来居上,很大的一个程度就是他们拥有一个高效率的采编团队,大量采写香港社会新闻,以吸引读者,时效快,报道面广。

“李家有26%的股份,我们一旦拿下,就和冯家、韦理旗鼓相当。你想好怎么让李家就范了没有?”林祖辉询问道。

李氏兄弟二人面面相觑,突然同时有种不好的预感!为什么弟弟李福兆没有来这次股东大会?

“我不信,请你们拿出股权证明!”李福树顿时大感荒唐,没想到李家居然发生这种事情。

“龙社长,你马上让编辑部在明天报纸的首页,预留那个位置上,打上‘《天天日报》全港销量第一报’的新闻,然后编辑一下内容。校稿之后,立马拿到天天彩印开始印刷。”

看着顾客离去,报摊小贩嘴里低声说道:“一份《天天日报》赚1.9元,一份其它报纸赚1元,傻子也知道推给顾客《天天日报》啦!听过林老板要长期搞下去,不知道搞多久,希望越长越好啦!”

而《东方日报》也拿出500万的奖品大派送,也只是将只有19万的销量,提高至22万而已;若是奖品发完了,报纸销量恐怕会快速下跌至20万以下。

林祖辉只需控股在43%左右,便可控制13亿以上的资产,他可能付出的代价不到2.5亿。

东方日报。

刚一开始,华人置业的股价就飙升到16.2元,高出巴仙拿收购价0.2元;这还是尚未产生交易的情况下,可见巴仙拿的报价多没有诚意。

林祖辉却自信的说道:“冯家不足为虑!”

几人坐在沙发上,神情倒是比较轻松,主要是受林祖辉表情感染。

法律没有规定不能这样搞,那就是可以这样搞!

事实说明一件事,所谓的行业规定不过是屁话,毫无法律支持;就连所谓的报业公会,也不过是一个非官方组织。

不过,虽然新鸿基银行不算太糟糕,但新鸿基必须自寻出路。

退一步来说,下半年股市火热,万辉传媒起码可以集资1亿,还愁没钱么?还有明年,亦可以集资数亿,何愁钱不够!

毕竟林祖辉还拥有大量的认股权证,不集资岂不是浪费。

“不管他们怎么操作,我们马上开始在市场收购华人置业的股票.对,可以大胆一点的购买,无需担心引起两家的警惕.他们不可能再成为盟友了。”

马澄发也说道:“他们这是自己找死,让他们再嚣张几天,我们就揭露他们丑恶的面孔!”

冯秉芬一声冷笑的说道:“我们冯家和韦理先生共计持有近35%的股份,所以是大股东,有权重新安排公司董事任命。”

不过在谈到收购价格时,双方都有些舍不得,毕竟华人置业虽然信誉卓越,但是长期股票价格偏低,交易量很少,股民们都很少注意这个企业。

香江,终究是全球‘自由经济’的典范!

李福树携弟弟李福庆,来到新鸿基公司,找到现任主席冯永祥。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虐完我,顾总他哭了 灵武:惟我独仙 神医赘婿 极品神医在花都 诸天纵横,从港综开始 从打造超凡文明开始 高门医女:废材王爷的二嫁宠妃 书生有种 足球皇朝 大明贪狼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