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买的,是我昨晚雕的
聂渔晓没有系统学习过手语,但养姐身体有残缺,她接触手语的年头也不算短了,不可能领会错她的意思。
“姐,你说这是你雕刻出来的?”
聂慈没有露出丝毫的不耐,容色平静的颔首。
原本聂渔晓只是想让养姐找到自己喜欢的事,不必白白在家里蹉跎岁月,却没想到她在雕刻上的天赋居然如此出众,第一次接触就能雕出精巧的笔筒,若是稍加练习,假以时日肯定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我要赶紧拍张照片,给咱妈发过去,就算聂家早就断了传承,但她仍希望有人承袭家业,姐你天赋这么好,这也太牛了!”
边说着,聂渔晓边拍了张照片,点开对话框发了过去。
姐姐第一次接触雕刻做出的成品,笔筒也太绝了!
聂渔晓发的太快,没注意到自己点错了对话框,将图片和消息直接发到一个雕刻交流群里面。
她之所以会加入这个雕刻交流群,还是因为魏叔延。
魏叔延几次三番讨要雕刻笔记,为了了解笔记的价值,聂渔晓央求着自己出身雕刻世家的好友,把她拉进了群。
聂渔晓不是雕刻师,也对雕刻不感兴趣,从来没有发言过。
雕刻交流群中有不少雕刻师,还囊括了许多业余爱好者,看到这张图片以后,一个名为“我爱大平刀”的人出言嘲讽:
有的人是不是脑子进水了!一件简陋的作品也好意思往交流群里发,还说什么第一次接触雕刻,你不炫耀能死吗?
大平刀别生气,现在的年轻人都很浮躁,态度不端正也是常有的事,不过这件留青竹刻的雕刻者,功底应该不浅,起码练习了五到十年,否则下刀不会这么稳。
要不是那个“小鱼吃饱”说她姐姐是第一次接触雕刻,我也不至于这么生气,这几年雕刻界没出什么人才,竟出这种哗众取宠的小丑,我都服了
雪家的那个孩子好像不错,以前就听说她很有天赋,不过她只雕琢玉石,没有接触过其他材料
雪依专精玉雕,其实也很聪明,要是涉猎太杂,反而会影响成品的质量
放在茶几上的手机震个不停,聂渔晓听到声音,才发现自己错群了,可惜她发消息距离现在已经超过了两分钟,无法撤回,只能眼睁睁看着不少辱骂鄙夷的词句刷屏。
好友闵茜茜也被这阵势吓到了,忙不迭地给聂渔晓打了个电话,问:“渔晓,到底是怎么回事?那只笔筒是聂慈姐雕的吗?”
“姐姐昨晚雕出来的,我本来想拍张照片发给我妈,但交流群的头像和我妈太像了,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我一时手快,就发错了。”
聂渔晓不停揉按着晴明穴,显然也没想到自己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聂家搬到b市以后,聂渔晓就转到了闵茜茜的班级,两人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起,大学也是同一所学校,只是院系不同,说是形影不离也不为过。
“我的妈诶,那只笔筒居、居然是聂慈姐雕的!”
由于太过吃惊,电话那端的闵茜茜有些结巴,她上周还去了一趟聂家,自然清楚聂慈以前没有接触过雕刻,是个彻头彻尾的初学者,现在能雕出这样的笔筒,简直就是个天才!
“聂慈姐赛高!我的膝盖献给她。”
“我姐又进工作室了,待会我给你录段视频,让你看看她的进步有多快。”
聂渔晓缓缓推开门,蹑手蹑脚的走进工作室,望着坐在长桌前,全身心投入的年轻女人,她唇角往上弯了弯。
聂慈向来勤勉,昨晚雕刻的笔筒她不满意,这会儿索性挑选了一块形状相似的竹节,拿起铅笔,按照竹节最表层的纹理画出图案。
这次雕刻的花纹还是狸猫,只看铅笔勾勒草图,狸猫形神兼备,说不出的灵动可爱,比先前的那只笔筒强出了无数倍。
聂渔晓险些喟叹出声,还好她及时反应过来,赶忙捂住嘴,没有发出半点声音。
聂慈并未更换刀具,依旧选择了平刀,在下刀以前,她深深吸气,尽量控制着力道,让自己的发力方式更加适合竹节。
平刀划破竹青,碎末扑簌簌落在暗褐色的长桌上,她那双手极其稳当,两刀之间几乎没有犹豫,狸猫的雏形便出现在聂渔晓眼前。
去掉表层的竹青后,里层橙红的竹肌与狸猫的花纹更加吻合,聂慈没有雕牡丹,反而循着竹节的条纹雕刻成一汪湖水,有条鲤鱼摆尾跃上湖面,吸引了猫儿的视线,那双莹亮的圆眼里蕴着浓浓的渴望与新奇,说不出的精巧。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6211462的营养液~
第103章 哑巴玉雕师(三)
聂渔晓把养姐的动作录了下来,直接发给闵茜茜,后者点开一看,随着视频的播放,她面上的吃惊之色愈发浓郁,心底也翻涌着浓浓诧异。
闵茜茜出身于雕刻世家,家族虽以木雕为主,但也有不少长辈涉猎竹雕,眼下瞧见聂慈堪称神速的进步幅度,她足足愣了半晌才缓过神来。
怎么样,我姐是不是很厉害?聂渔晓忍不住炫耀一下。
聂慈姐简直就是大写的牛逼!
聂渔晓坐在小马扎上跟闵茜茜聊天,聂慈却动也未动,依旧伫立在原地,用平刀打磨竹节表面,露出掩藏在竹青下的竹肌,使笔筒上的整幅图画愈发圆融温润,浑如一体。
第二次雕刻时,聂慈已经有了经验,速度自然比昨晚快了许多,转眼又过了半了钟头,她终于放下平刀,拿起软布轻轻擦拭残留在笔筒上的碎屑。
“姐,做好了吗?”
聂慈点了点头。
“那你是不是要休息了?”聂渔晓从小马扎上站起来,一屁股坐在聂慈身边,双手托腮望着她。
聂慈抬手比划:去店里。
聂渔晓有些不解的问:“妈妈那边有厨师,咱们过去也帮不上忙。”
先前聂渔晓一直在a大读书,回家的次数比较少,也不清楚面馆的情况。
聂南舟请来的那名厨师,最近生出了别的心思,煮面的时候也不太上心,必须一再提醒才有动作,聂南舟不想让两个女儿烦忧,也没有提及此事,不过聂慈观察力向来敏锐,仔细询问后,便发现了一丝端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