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是在之后的治理,孙策说道:“关于治理之法,朕有两个想法,想听一听卿等意见。”
“其一,待吕蒙平定南中,朕考虑封仲谋为永昌王,取大宋永昌之意。”
当然也是永昌郡郡王的含义。
永昌郡即后世的云南,明廷是怎么解决云南问题的?
毫无疑问,是派了西平侯沐英永镇云南,然后沐家后人世袭黔国公,遂被称为了沐王府。
沐王府这是真正的有实而无名,他有永镇云南的实权,差的只是一个名号罢了。
孙策干脆就给孙权以世袭永昌王的名声,让他和后代都为孙氏永镇边陲。
宗子维城,坐镇边陲,此乃诗人所称。
封孙权为王,这在大义上,是绝对挑不出一点毛病的。
哪个皇帝登基,可能不封宗室为王?
而孙权只在永昌郡的话,讲道理他的实力也很难威胁到中原。
云南这里实在是太远了,而且太偏鄙。
但也不能因此就小觑了孙权,虽说他后世骂名极多。
但绝不能否认,这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中原帝王。
正是从他手中,六朝古都南京开始形成。可以说他就是一手缔造了南京这座城市的最初者。
而也正是在他手中,江南开始得以开发。甚至整个江南的异族、胡越,被他近乎斩尽杀绝。
才有了东南彻底为中原所掌控的局面。
在他之前,后世繁华的江南,一直并非诸夏所完全拥有,其形势大概跟如今的永昌完全相似。
汉民战局城邑,夷越占据乡野。
直到东吴把夷越彻底夷灭,才有了后世的富庶江南,文化之乡,到处都是中原子弟的形势。
因而孙策觉得,把孙权封到永昌,或许他也能兴王业,将云南彻底变为中原掌控之地。
要知道,即便是孙权现在,手下也是能人济济,除了忠心耿耿的柳浦,还有胡综、卜静、吾粲等数人为臂膀。其中胡综常伴孙权读书,又掌孙权亲随。吾粲、卜静皆是江东才俊,曾与陆逊齐名。
他往返幽州,商贸往来,聚集了近千名的部曲,以及数以千万的家财。
让他去永昌,孙策哪怕不给他卫队,他自己也能组建一支卫队出来。
而除了这个方案,孙策也还有个釜底抽薪之计,说道:“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年并置,地广人稀。宜征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充实边鄙,戍守藩卫。国家以官婚赐之,使显殊荣。以财帛赏之,使充盈仓廪。”
“入仕次叙,有所恩厚。如此可文武兼用,静境宁边。”
这个政令,说起来文绉绉的,其实还有个非常通俗易懂的名称“大棒兴国”。
也就是胡汉通婚。
但是显然这个胡汉通婚,是将夷人青壮斩尽杀绝后,由中原百姓纳其寡妇,大棒兴国,完成替代。
寡妇嘛,这也不必忌讳。婚配这种事,在当下本就是官府非常重视的。
魏晋风骨今犹在,魏武遗风永流传。当今天下,就是将寡妇当作一种重要资源,婚配给无妻男子。
曹魏干的那些荒唐事就不多说了。
孙策的这个政令也是极其精炼,但每一句都切中要害,言之有物。
孙策想让胡、汉通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通婚的主体中,男性都是中原贫困百姓。
一家中兄弟数人,排行大的先结婚就榨干了一个家庭的积蓄。父母就没有余钱再给后面的儿子营造新房,置办彩礼。
这些人就只能在村子里到处游荡,爬墙扒灰。没有个居家过日子的模样。
有恒产者有恒心,不仅仅指土地,还指家业、妻小。这些人没有家眷,就导致没有勤勤恳恳耕种劳作的动力。每天能混一日是一日。
通婚主体的另一部分,胡族女子,听名字就知道他们都处于缘边一带。
针对这两个情况,孙策便提出意见,征发中原强宗子弟,前往缘边诸郡。入仕次叙,有所恩厚。而这一次移民充边的目标当然就是永昌郡了。
朝廷会出资帮他们在当地安置、婚配。同时允许他们科考的时候,有所恩厚,优先录用。
而对当地的风气,官府也会加以引导:“华族蒙荣,怀德安土。”
即让官府移风易俗,让胡姬以嫁给诸夏贵胄为荣,以学习礼教,安居乐业为荣。
若这是这项政策能够推进成功,不用二十年,缘边各地就会有大量胡人女子为诸夏青壮生下大量子嗣。
边境沿线人口迅速充实,胡风尽去,诸夏之风俨然,家国安稳,边患消散,胡虏部落一年比一年衰弱。
这两个方案,说起来比较复杂,其实总结起来就非常简单。
其一封边王戍边,这个方案优势和劣势都格外明显,优势省心省力,代价则是诸侯王有了实权。
其二则是移民实边,强制异族女性嫁给汉人为妻为妾。好处是没有任何后遗症,朝廷对当地掌控更加牢固。
但代价则是消耗靡重,财政压力极大。
要知道曹魏为了吸引流民回到关中,仅给百姓发放耕牛、粮食和耕犁,就压得喘不上气来,要卖盐以为后继。
宋室这要几百年如一日的移民实边,怕是会使压力极大。
尤其是强迫异族女性嫁给中原男子,这大棒兴国战略,一定会引起当地部族的不满,从而引起叛乱。
一个地方的彻底臣服,把一个蛮夷之域,彻底变为汉地十八省。
没有几百年持之以恒的经营,怎么可能轻易达成?
这两个方案,对于解决云南问题,毫无疑问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而孙策难以拿捏的正是他政治上的影响,故而才请来两位宰相,听一听这两位政治才能卓越的重臣有什么意见?究竟要采用哪个方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