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在河北凿冰,使得乐安通往平原一线的冰面破裂,宋军根本无法畅通而过。
要过黄河,必须向西绕行济南境内,然后才能突破黄河,可济南却为赵军所掌控。
而向东渡海的话,只会增加周瑜等水军的后勤压力。
因而孙策选择在稍等半旬,待春耕之后,大军以堂堂之势取青州。
与此同时,诸葛亮在青州推行的政策也非常得当,他主张:“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然后治定功成,远安迩肃,则青州可定也。
这最重要的便是先治心,后征战。
青州实在是战乱太久了!人心思定。
如果说汉末哪个州的战乱最持久,那一定是非青州莫属!
这些山东大汉,桀骜不驯,从中平元年(184年)黄巾之乱开始,就卷入了漫长的战争,从黄巾之乱打到青州贼叛乱百万,然后袁绍、公孙瓒相争,各略百姓,一直到官渡之战前夕才稍微安宁。可接着就是臧霸、孙观等人受命从泰山进军青州,一直到最后宋、赵两军又争锋于此。
可以说青州几乎是打满了20年的乱世,袁谭当初进入青州时,青州父老是欢庆相迎。
但凡他后面的理政能够稍微仁德一些,今天就不会有青州父老的箪食壶浆以迎宋军。
此时的青州百姓,厌战久矣,人心思安,只要宋室在青州东部、南部能施行王化,先治人心,就一定能引得其余郡县皆纷纷倒戈,率相归附。
然后大军讨之,必定是王者之师,有征无战。
孙策的军令传到青州之时,诸葛亮正得到了关键情报,召集张辽议事。
纵然以诸葛亮之气度,得此情报亦颇为欣喜,等张辽抵达,他便向张辽介绍了一位坐在堂下的中年男子:“此乃泰山郡望羊公之后,羊衜字仲恪。”
张辽立即望去,问道:“可是悬鱼太守之后?”
羊衜立即拱手,说道:“正是家父。”
“失敬,失敬。”张辽立即拱手敬赞。
悬鱼太守这可是一个美称。说的正是羊衜父亲羊续的事迹。
在灵帝朝,南阳在当时是富庶之地,而南阳太守在时下官僚眼中更是“肥缺”。当时很多权贵之家好奢侈,羊续非常反感,便以身作则,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
府丞曾向羊续进献一条活鱼,羊续接受后将鱼挂在厅堂之上。等府丞再次送鱼,羊续就拿出之前所悬挂的鱼给他看,以示拒绝。因此,羊续成为廉洁自律的典型,后世则常以“前庭悬鱼”、“羊续悬鱼”、“挂府丞鱼”等成语来盛赞官员的清廉。
当然很多人都以为羊续这是装的,作秀给天下人看。包括他的妻子。
羊续独自一人在城里做官,家人一直住在乡下过着俭朴生活。为了沾光好办事,羊续的族人便自发凑起盘缠,让羊续的妻儿到南阳找羊续。
但到了郡府,门卫通报后,羊续却拒而不见,不让门卫开门,并传令让她们赶快回家去,不要想着进城享受荣华富贵。
受此待遇,羊续的妻儿非常生气,不顾当差的阻拦硬是闯了进去,羊续见到面黄肌瘦的妻儿,心里十分酸楚,他一言不发地把妻儿领到自己的住处。
那房子又小又破,家陡四壁,所有的财产就是一床破旧的布被褥、一套破旧的短布衣、几斗麦子、一点盐。
但羊续却对妻子说:“你都看到了,我的财产就这些,连我自己都难养活,你让我怎么留下你们?但我这里要比流离失所的老百姓不知要好上多少倍!作为南阳太守,我有责任让老百姓衣食无忧,过上好日子,若是你们母子留下来了,我整天要为全家人的三餐发愁,哪还有心思为这里的老百姓做事?做这个太守还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跟你们回乡种田呢!还是回去吧,我也没什么礼品带给乡亲们,要么就告诉他们没见到我,要么就代我问声好吧!”
有这么一位著名的天下楷模父亲,他们家自然是与汉末的各大顶级世家大族关系莫逆。
比如羊衜的正妻就是天下顶级名士孔融孔北海的女儿,这位正妻去世后,他又续弦另一位大儒蔡邕之女。
不过不是千古才女蔡昭姬,而是蔡昭姬的姐姐蔡贞姬。
不过这位蔡贞姬也并非寻常人,她生了一个千古名将,即羊祜。
用比较通俗的关系解释,即蔡琰是羊祜的小姨。
而羊祜的婶婶也是一位汉末有名的才女,即辛宪英。也就是断言魏国社稷不可能长久的那位河北才女,并且断言了司马懿政变会成功,钟会必然叛变,从而在曹魏一系列的政局动荡中保全了辛、羊两族的族人。
而此次令诸葛亮欣悦的消息正是来自辛宪英的父亲,辛毗!
在张辽与羊衜见礼之后,诸葛亮说道:“刚才羊县君告知我一重要军情,袁军统兵大将高览麾下有上万士卒被抽调往河北。为避我军军锋,其已率大军主力西移,屯驻于历城。”
这个消息的传出,正展现了诸葛亮治国六要的成功!
他主张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使得山东大族的贤才纷纷出仕于孙策治下。
比如羊衜就被任命为了临淄县令,这可是一个大县,往日里仅城邑中就户籍过万!
也就是这是一个有人口五万以上的巨城!
不要跟后世那些动辄百万的大城相比,即便是后世能有百万人口的巨城也是寥寥无几。大部分县邑人口就几万。
而在当下,一个县有上万户人口,都算是大县了,更何况一个城。
羊衜出任临淄县令无疑是令士族称赞的美事。
张辽对羊衜担任县令的事情不感兴趣,他更关注的是军情,闻言立即说道:“历城?那不是已经在青州最西南?再往南数里就是兖州济北国了!此消息可靠?”
羊衜斩钉截铁的说道:“绝对可靠,此乃赵室议郎辛毗来信中与我所言。辛毗绝不会拿此事胡言,不然对其有百害而无一利。”(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