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来自北方的捷报快马加鞭送抵孙策案前。
看完赵云、周瑜联名送来的捷报,孙策不禁大笑:“哈哈哈!善!大善!水师登陆渤海,已大破赵国幽州军队,斩俘过万,幽州顿时为之板荡,义师、豪杰纷纷各举胜旗,挥师南下者不下三万!”
这三万人当然没有立即南下,而是鲜于辅、田豫等人摇旗呐喊的造势。
但之所以是鲜于辅等人最先响应,也是因为鲜于辅所占据的渔阳郡与渤海郡是最近的,两郡相连,骑兵可以直接南下。
如果鲜于辅、田豫等人率三万胡骑南下,整个冀州方向,宋军就连兵力规模都不再处于下风。
跟随在孙策身边的谋士张纮更是立即谏言道:“宋公,已经是时候自青州北伐了。只要青州军队突破济南、平原一带,与渤海相连,就意味着我疆域已南起南海,北至长城!塞内山川,宋公已尽揽入麾下。”
孙策点头,南至交趾,北拥长城,这是中原最基础的版图,如果连这个版图都没有,实在是没资格号称大一统。
但同样的,如果一位诸侯尽有这塞北冰雪、江南烟雨风光,那也是实实在在的等同于有了天命,普天之下皆为王土,自然而然就有了登基称帝的天命。
因而从青州出兵,这不仅仅是战术上的考量,也是一场政治仗。
孙策便说道:“可否已经探查出来青州对面的赵国守将是何人?”
张纮摇头,说道:“青州军队一直选择避战,故而尚未知其布防情况。但是青州皆传赵军大将张郃已至,将都督青州军事。”
孙策闻言,轻笑一声,说道:“真是赵军无人,使张郃成名。赵国各郡县居然要以张郃之名壮威了。”
你要吓唬对手,说己方统兵的大将换成白起了!
那对手自然是瞬间震怖,肃然起敬,可能进攻战事都被迫停止,转为严密布防。
结果,赵军在那里宣传己方统军大将要换成张郃了!
张郃的确是在赵军中打了几场胜仗,甚至号称在袁曹决战中,一战击破曹操,定鼎了河北社稷局势。
可张郃在天下算是什么名将吗?
张飞在江东不算最顶级的将帅之流,可以张飞之才击破张郃也不难。
更何况,统帅青州宋军的大将是诸葛亮!
他受孙策之命都督七军,部下有两万余人,布防在乐安、齐国、泰山一带。
他对面有多少赵军这比较难以断言,但传过来的战报显示,诸葛亮一直处于优势,打的赵军不敢应战。
千乘之战,宋军斩首千余级,就使得贼虏空山后遁,也就是除了治所临济的守军,赵军全部逃光了。赵军军遗弃的驮马、牵牛,成群结队的随性散步,流落得到处都是。仅是诸葛亮麾下一名偏将蒋钦青州一带收集的拉锱车的牛马就多达2700余匹,甚至还有数以千计的无主战马、牛羊跑到了宋朝宋国境内的泰山、北海等地,可见赵军仓惶撤退时的狼狈程度。
也正是因为有这种形势,才使得青州的赵军后期一直处于避战状态。
关键是,即便是守城,赵军也没有优势,由于赵军仓皇遁逃,使得宋军得以从容合围临济,视城外赵军援军如无物。
据捷报称,宋军“围城三周,穴地而进,城中民怀二心”,一时青州赵军、赵民纷纷归降,相邻的蓼、利、博昌等地的地方官员,以及青州地方豪杰、乡亭义从竞相来降,民众们欢呼雀跃,甚至自发“以牛酒迎犒王师”。
袁氏在青州一直不甚得民心,而当地的豪强更是用脚投票,选择相助宋军。
所以乐安在这几个月的时间内就失守了,张纮才会说从济南、平原继续进军,争取与渤海相连。
对眼下的形势,孙策问道:“卿以为张郃是否在青州?”
张纮立即摇头,说道:“我军虽不惧张郃,但以我所见,张郃必不在青州。兖州、豫州一带方是赵军之重心,若赵室欲守疆域,张郃作为唯一可用的大将,必在此处。”
“若赵室欲反击北伐,重创天下之声势,则河东之地表里山河,为绝佳的交战之处,张郃必统军在此,先破马腾、韩遂等众,瓦解联军之势,然后再挥师向东,与我决战。”
孙策点头,说道:“卿之所言,与孤相合。赵军之中,并非无良谋之士。不论是攻是防,赵军都不可能将张郃放在青州这边角之地。”
河北守黄河与江南守长江绝对不是同一个战略。
江南市把军队严密布防在长江沿线,严防死守北方军队渡江。
但河北守黄河,必须要发挥国力优势,主动进攻,打出人多势众的战略,主动解决敌方的围攻。
等你在河上凿冰备寇的时候,那距离覆灭可能是已经指日可待。
至少这两个月以来,赵军前线的精锐主力是按这个方案打的,在审配调度下,没有一味死守。
但审配本身着实不是岳飞这种级别的将帅之才,他部下的猛将、良才也不够多,所以空有十余万众,却对宋军的七万余人没有取得什么优势。
尤其是在中路这里,面对孙策、吕蒙、张飞、甘宁、程普、黄忠等人的猛烈进攻,输多胜少。
这种血肉消耗的战事,并不是孙策想见到的。
如果宋、赵两军也对峙半年甚至一年,着实是浪费了宋军兵精将锐,人才济济的强盛。
所以面对张纮的劝说,孙策稍微考虑了片刻,便做出回复:“让诸葛亮、张辽乘冀州大胜之势,春耕之后便大举进军,自千乘渡黄河,攻下乐陵,联通周瑜所部!”
事实上本来千乘之战后,就是宋军北渡,进攻平原的一个好机会。
此时黄河冰面结冰,张辽统帅铁骑策马而过,能够长驱直入,直取平原。
但由于江东大军也是首次北伐,对北方的形势没有完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