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赚大了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态度一丝不苟,让人挑不出一点错。
但是,崇祯皇帝却是冷着脸,扫视底下跪在那里的文武臣子,并没有说出“平身”二字。
于是,南京的文武官员,皆是俯身在那里,保持不动。
武英殿内,听不到人的声音,有的,只是殿外那呼啸的北风声音。
过了好一会之后,这些趴在地上的文武官员就听到皇帝的声音冰冷,在大殿内响了起来:“你们可都是朕的好官员啊,替朕牧守一方,真的是治理有方啊!”
谁都能听出来,皇帝说的是反话,他在生气,于是,一众人等,更是趴在那里一动不敢动。
皇帝的声音,还在大殿内响着:“来,谁来说说,哪个州,哪个县没有贼寇的,可以起来说话,朕核实清楚了给他连升三级,有么,站起来让朕看看?”
崇祯皇帝的这话说完之后,武英殿内压根没人站起,所有人趴在这里,也不知道是不是错觉,崇祯皇帝还感觉,自己这话说完之后,似乎有人趴得更低了!
等了一会之后,他声音忽然变得严厉起来,厉声喝道:“遍地都是贼寇,你们自己说,你们是干什么吃的?嗯?”
愤怒的声音,因为有些响亮,在武英殿内回荡,可除此之外,再无半点动静了。
崇祯皇帝扫视他们,继续厉声喝道:“朕不得不领兵亲征,可谁能料到,接朕过江的战船竟然能在江心迅速沉没!这是武备松弛还是有人故意要谋害朕?谁能替朕分析分析?”
所有文武官员听到这话,便都知道,皇帝的怒火爆发出来了。
这个事情,谁敢接话?差点害死皇帝的事情,谁碰谁要遭殃!
武英殿内,崇祯皇帝的话音落了之后,又只是听到殿外的寒风呼啸声,每个人都感觉到很冷!
武英殿内的火烛,被风吹动,摇曳之下光线忽明忽暗,更是让他们感觉殿内气氛的压抑。
崇祯皇帝冷冷地看着他们,冷声说道:“卢九德和韩赞周都觉此事很有问题,已经领旨前去追查疑点。朕等着看,此事到底如何?”
一听这话,殿内的这些文武官员顿时在心中骂娘。
那两个没卵的人,绝对会为了替他们自己开脱而搞出事情来,难不成,一场腥风血雨就难免了么?
这事儿也真是,到底是谁胆大包天,竟然敢谋害皇帝了!
好好的一艘战船,怎么可能在江心迅速沉没,而且还刚好是皇帝坐的船!换了任何人,都会怀疑的!
人心隔肚皮,伱要谋害就谋害好了,至少不要牵连别人啊!
他们正在想着时,就听崇祯皇帝的声音非常冰冷:“要是查出谁来害得朕,不管是谁,朕都诛他九族!”
大明朝的免死金牌,对于谋逆是无效的。这杀皇帝的企图,当然是谋逆了!
这是应有之义,可被皇帝杀气腾腾地说出来,让武英殿内的气氛更是冷得可怕了。
崇祯皇帝忽然站了起来,绕过御案走了下来,然后从文武官员中间踱步,一直到了殿门口。
在这中间,没有一个臣子敢动一下,都觉得皇帝这么走过来,是想就近看看谁更像是那个谋逆臣子吧?
其实不是,崇祯皇帝走到殿门口之后,看了一会殿外。
天色已黑,但是白雪皑皑,却是能看到的,这大雪只是稍微停过一会,就又开始下。估计这南京城内,这么一夜又会有不少百姓冻死了!
天灾人祸之下,没钱没权的百姓,抗灾的能力是最差的了!如果要死人,都是他们先死!
这个世道,人命真的是太不值钱了!
心中感慨了一会,崇祯皇帝转身看向殿内,冷声喝道:“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该是团聚过节,祈祷明年丰收,可以过个好日子的时候。朕却把你们召来,让你们饿着肚子开朝议,是不是这个滋味很难受啊?”
这不是废话么?
但是,又有哪个官员敢说出来,只能继续趴在那里,就期待皇帝注意不到自己了!
崇祯皇帝缓步往回走,一边走一边再说道:“朕就让你们好好记得,饿是什么滋味?朕一路南来,想着江南乃是我大明朝最为繁华之地,百姓应该是过得好可以吧?但是,朕看到的是什么?百姓依旧是挖野菜充饥,如今雪灾之下,连野菜都挖不到。就只是今夜,就不知道会有多少百姓会饿死,你们身为父母官,读着圣贤书出来的,百姓如此遭遇,你们的良心会痛么?”
虽然依旧是被皇帝训斥,但是听到皇帝不再说谋逆之事,大部分官员都在心中松了口气。听到皇帝说饿不饿的时候,不少人的肚子便有了反应,虽然他们很不想的,但是没法控制,肚子“咕噜咕噜”地叫了起来。
不过没人敢接皇帝的话,依旧趴在那里不动。
崇祯皇帝听着殿内此起彼伏地“咕噜”声,当即开口又说道:“想着南京百姓挨饿受冻,想着有百姓可能今晚就会冻死、饿死,朕就痛心,你们懂么,朕很痛心!”
说完这话之后,他已经走回御座,便坐了下去,看着底下的臣子,冷声喝道:“不要告诉朕,你们也没吃的。如今百姓都在受苦受难中,你们自己说吧,捐多少出来救济百姓?一个个来,就从魏国公开始。”
大明朝最大的勋贵,便是魏国公了。他的身份尊贵,自然是跪在最前面的。
此时的魏国公,是刚袭爵的徐文爵。听到皇帝的话时,不由得暗暗叫苦。
年初时候,发生在京师的一幕,这都过了一年了,自然早已传到京师这里了。
那一次,皇帝也是让人捐饷,但是所有人都只是意思一下,说没钱,结果犯下了欺君之罪。
皇帝不讲道理,要抄家核查,结果那三个世袭国公的门生子弟群起而鼓噪,试图阻止这事又能来个法不责众。结果没想到,皇帝却直接定性为造反,亲自镇压而致午门楼前血流成河。
如今,皇帝说到最后,竟然在南京也来这一套了。
那是要给多少?
给少了,怕皇帝生气而发飙,给多了,肉疼!
徐文爵左右为难,一时之间不知道捐多少好?
然后,他就听到崇祯皇帝说话了:“怎么不说话,是没钱粮?那就下一个!”
徐文爵一听,顿时吓到了,连忙抬起头来回奏道:“有有有,陛下,末将有钱粮……”
说着这话时,他看到皇帝的脸色,在灯光之下很冷,便连忙一咬牙说道:“末将捐银两万两,粮一万石!”
京师那边,太康伯因为捐得是两万两银子,最终受到了皇帝的看重,还委派他管理大明皇家钱庄。换句话说,捐两万两应该是可以了的,更何况,还多捐了一万石粮食,按照如今的市价来算,那大概又是五万两银子以上了。
虽然说有些肉疼,但是徐文爵却还是松了口气。不管如何,就当破财消灾了!
可谁知,崇祯皇帝看着他,却是一言不发。
徐文爵一见,刚放下的心,顿时又提了起来,皇帝这意思,这钱粮捐得还不够多?
他有些吃不消皇帝的目光,不敢再沉默,便连忙又补充道:“末将再多捐五千两……”
说出这话时,徐文爵看到皇帝的目光依旧那么冰冷的盯着他,就知道皇帝还是不满意,连忙又改口道:“六千两……七千两……八千两……”
他一千两一千两地往上加,加得他肉疼,可是,皇帝依旧是用冰冷的目光盯着他,盯得他不敢停下来。
跪在他后面的那些文武官员听着他在那加,不由得都在心中骂娘了:有这样加的么?
最终,徐文爵自己都知道这样下去不行了,心一横,当即提高了声音说道:“十万,末将捐银十万两,粮一万石!”
从两万两到捐银十万两,等于是五个太康伯,这总该满意了吧?
可谁知,崇祯皇帝看着,脸色依旧很冷,只是淡淡地说道:“朕在年初查抄原成国公府,共得现银一百二十四多万两,黄金二十万七千多两;原定国公府得现银九十五多万两,黄金十九万两;原英国公府中得现银一百一十多万两,黄金十九万两。和他们相比,你这魏国公府还真是穷,看来还是我们皇家亏待你这魏国公了啊!”
徐文爵一听,顿时傻眼。
其他臣子听了,也是傻眼。
他们这下是真的知道,皇帝这是要他们大出血,不只是割肉,而是割大腿啊!
这……这……这换了不管是谁都心疼吧?
徐文爵有点不知道如何是好了?皇帝的话,满满地都是反讽,他怎么可能听不出来?
按照皇帝的意思,捐银十万两,还有粮一万石是远远不够的,可是,可是……
正当徐文爵在纠结时,却听崇祯皇帝又冷笑道:“或许朕不该冒着生命危险赶来救援,就等着流贼攻破南京城,追赃助饷了,朕再过来剿灭流贼,如此所得财物相信很多,也不用朕说那么多,看不清局势!”
说到这里,他忽然一拍御案,发出“啪”地一声大响,吓得底下官员,特别是徐文爵一大跳。
就听崇祯皇帝震怒道:“如今,天下危急存亡之秋也,皆尔等治理无方,导致贼寇四起,百姓挣扎生死一线,每日皆有冻死,饿死还有遭受兵灾而死,尔等可有反思乎?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也!不思反哺百姓,共度患难,反而趁机涨价,一石粮达一万五千文之多。”
他扫视底下这些臣子,目光很冷,喝道:“朕给了你们机会,看你们是否有报国之心,护民之意?如今朕已知悉,黄得功、马科、唐通何在?”
京营总兵,除了轮值的之外,其他人自然是在大殿内领兵看着的。一听皇帝的话,三个人当即出列,抱拳齐声奏道:“末将在!”
崇祯皇帝看着他们,严厉地说道:“连夜查抄南京城所有粮店,米铺,囤积奇居,趁灾提高米价,吃人血馒头者,一律查封,掌柜、东家不管是谁,一律抓捕!”
“末将遵旨!”黄得功等人,眼里只有皇帝,岂会犹豫,当即大声回应,然后雷厉风行,带着盔甲撞击声,大步而出。
武英殿内的这些官员一听,很大一部分人,顿时大惊失色。
特别是那些南京府的勋贵,更是如此。这些勋贵世袭,岂会在南京城没有商铺店面这些,而粮食更是关系国计民生,是必须之物,没道理不拥有个几间粮店米铺的。
皇帝这一查,他们就有难了。
而那些官员则稍微好一些,他们来南京为官,不是那么容易就置办这些资产的。皇帝要查这个,那是查不到他们的。
不过,崇祯皇帝显然还不止如此,又在那厉声喝道:“方正化何在?”
方正化就在崇祯皇帝身边伺候着的,听到点名,立刻上前两步,在崇祯皇帝面前站定,躬身候旨道:“奴婢在!”
崇祯皇帝看着,声音很大,道:“按《大明律》,官员贪赃枉法者,一贯钱以下,杖刑五十,每五贯钱加一等罪,八十贯处以绞刑。监守自盗者,不分首从,一贯以下,杖八十,四十贯处斩刑。你来核查,按律法做事,如有应天府官员清廉者,朕要重用!”
“奴婢领旨!”方正化一听,立刻大声领旨。
听到这,连刚才松口气的那些官员,也是大惊失色了。
有一句话说得好,千里为官只为财,或者说,当官发财!更不用说,如今的官场上,谁傻?
可此时此刻,他们是真傻眼了!
对于皇帝的话,他们还没法反驳。因为这是《大明律》中的规定,皇帝是在按律办事,能说个啥?
谁也没想到,皇帝竟然来这一招!真要这样的话,武英殿内的绝大部分官员,贪赃枉法超过四十贯的,比比皆是,有一大堆人头要落地了。
这一刻,他们忽然恨死了徐文爵。
要不是他扣扣索索地,不把钱捐些出来,皇帝也不至于雷霆大怒,要按律办事了!
别的皇帝就算这么说,他们估计也会认为,那是雷声大雨点小。可是,眼前这位皇帝,年初时候可是在京师大开杀戒的,什么世袭国公,什么首辅尚书的,都是咔嚓起来毫不手软,直追大明朝的开国皇帝的!
这下完蛋了,把皇帝给惹恼了!
本来皇帝差点死在长江上就是憋了一肚子火气的,竟然不顺着皇帝的意思做事,这下好了吧?人家皇帝手中有五万精锐,还有管南京城会不会乱?乱得起来么?
这一刻,似乎天要塌了。
等他们回过神来时,发现皇帝已经不见了。就见那个太监脸上挂着笑容,笑得让人毛骨悚然,在看着他们,似乎是在看一群待宰的羔羊!
………………
夜幕笼罩下的南京城,自然是戒严的。
事实上,就算不戒严,这么冷的天气,还有下雪,也不会有人在晚上出来晃荡。
明天就是大年三十,要过年了,但是,整个南京城,极少有过年的气氛,也就那些豪宅大院的门口,已经挂上了大红灯笼,或许看出一点喜庆的气氛而已。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一夜,南京城又会安静地渡过,然后天放亮之后,人烟出现,又有各种悲欢离合。
可是,这一晚,真得让非常多的人意外。
这都是晚上了,大街上忽然响起盔甲撞击声,还有齐整的脚步声,一听就知道,这是大量军卒上街了。
大部分百姓,都是躲在被窝里,虽然听到外面传来的动静,却也没心思去关心。
没睡着,在担心明天的年该怎么过?明天的吃食,又该怎么吃?这些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压在他们的心头却成了千斤巨石!
睡着的,都能在睡梦中感觉到寒冷,一个个的都是缩在被窝里,恨不得脸脑袋都躲进被窝。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关心外面的事情,因为他们的老爷还没回来。
皇帝突然驾临南京城,连夜召开朝议,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府呢?
总之,局势有些不妙,希望能平安无事吧!
大街上,确实是京营上街了。
因为京营是外来的,又是今天赶到,那和哪都不可能知道,因此,有原本南京城的守军带路,直接查抄各个粮店米铺,还有抓捕这些店铺的掌柜和东家。
原本属于唐通亲卫,有幸和皇帝说过不少话,最早进入新编京营的标枪手叫张德强,多次战事下来,已经积功升为千户了。这一次,同样有奉命领着他的千人手下查抄粮店米铺。
他是有骑马的,看到在前头带路的南京军卒都走得磨磨唧唧,跌跌撞撞的,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手下,哪怕是在南京城中,也是齐整军阵,心中很是满意,便对那几个南京军卒喝道:“你们是没吃饭么?一点当兵的样子都没有!”
听到这话,有一个看着壮实的南京军卒便转回头看向张德强回答道:“大人真是英明,我们一天只吃一顿稀的,躺在营地还好,这一出来,就是饿得慌!”
其实,这些军卒的心中是有些怨气的,都已经晚上了,还把他们叫来带路,说找城中粮店米铺,说真的,他们真不乐意。
肚子饿得咕咕叫,外面又是天寒地冻的,这种日子真是没法过!
他的话刚说了,就被他边上的一个瘦高个同伴拉了一把,然后那人说道:“大人千万别怪罪,他说得是实情,我们这就走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