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道求贤令不局限于关东,还让校事送达关中、江东。
诏令下达之后,邺城中很快便有百姓响应,多是一些将士家眷黑云子弟,他们对李跃几乎到了盲目崇拜的地步,任何命令,他们都是第一个执行。
河北充斥大量鲜卑、匈奴、乌桓,也有不少改名换姓的胡人,想要真正融合他们,只有大力兴办教育。
不是为了抢夺灌溉田地的水源,便是几句口角……
鲜卑,北狄也,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北狄出东胡,东胡出鲜卑、乌桓……
礼制是维护国家稳定和统治的基础,但太过繁琐,反而加重了负担。
《诗经·商颂》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
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不过随之而来的另一个问题令人头疼,都是军人子弟,好勇斗狠,动辄在邺城决斗,喋血街头……
严禁厚葬、殉葬,铺张浪费,提倡节俭、简洁。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昔者汉武好兵事,轻锐好斗者充斥于朝,陛下好武,故百姓搏命于乡野,此风万不可长。”常炜这段时日被弄得焦头烂额。
辛粲还从故纸堆中替匈奴、鲜卑、乌桓、羌氐等族寻了一个祖宗。
李跃又开了说书馆,派出大量鸿胪吏深入民间,茶余饭后,村头巷尾,随时宣讲华夏先贤的故事。
其实曹爽、夏侯玄的正始改制中便提出更改服制、礼制。
县令缩在一旁,都不敢上前劝止。
礼制的很多核心东西,在这个时代并不全是糟粕,但过于注重仪式,反而忽视了内在的东西。
“传朕诏令,再有死斗者,举家发配戍守边地,伤及人命者,斩!”
至于羌氐,与中原的血缘更紧密。
教化同样重要。
乃神农氏炎帝的后代,从商朝便华夏臣民之一,从武王伐纣到东汉的汉羌之战,都有羌人充当中原王朝的马前卒。
辛粲总结下来就一句话,都是炎黄子孙。
如果是在江东,李跃的这些举措很难实施,但在如今的北国却阻力甚小,并未掀起多大波澜,也没人敢在李跃刚刚登基时不长眼,前来反对。
除了兴学令,还下一道求贤令。
礼制则去繁化简,丁忧改为半年,服心丧即可,在心而不在形。
步卒、斥候、辎重兵配置齐全,男女老少齐上阵。
械斗之前,双方摆好阵势,分左右翼,前后军……
老牌士族大部分都衣冠南渡了,还留在北国的很难形成大气候,在胡人胯下苟活就不容易了。
一套圆领袍、深衣,配上蹀躞带,兵器并不便宜,也只有他们有这个条件。
十六国时代,圆领对襟,小袖长袍的圆领袍已经盛行于北方,最早是秦代军服,汉代为内衣,发展到南北朝,融入了不少鲜卑风格,逐渐成为常服,盛行北方。
这无疑给了他们巨大的身份认同,对汉化再无抗拒之心。
站在李跃的角度,从汉末黄巾起义开始,北方大地厮杀了两百多年,人口凋零,汉魏都内迁诸族填补人口,早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融入华夏是大趋势。
两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