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关灯
护眼
224.第224章 两死之道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第224章 两死之道

李世民面容古井无波,甚至有点想笑。

侯君集喃喃道:

“又两个……不,算上这颜真卿与雍丘张巡的话,应是四位。”

“我大唐还真是……将星如云。”

魏征反倒是有些意难平了:

“合围之局已是必死。”

“叛军内乱锋锐已摧。”

“如此大好局面,潼关怎能破?怎敢破?”

魏征并不算是纯粹的文官,长安无险还是懂的。

而叛军如豺狼,被阻隔半年之后会如何蹂躏这繁华百年的长安,魏征已经不忍去想。

【对于安禄山来说,此刻的情况他看的比颜真卿还要清楚。

这玄宗总不会是被谁穿越了吧?

西线就是潼关,被拖在这里半年早就让安禄山没了脾气。

马背打天下的他能接受一个战死的皇帝,但完全不能接受一个弃臣弃民而走的君王。

进军中亚,横跨数万里,若无乱祸,这唐完全有能力去进军中亚,与那所谓的黑衣大食一争高低。

回头来看,将安史之乱推向高潮的根源也是信任的崩塌。

至于这潼关如何败的……

哥舒翰被逼出关的灵宝之战,是一场惨败。

756年六月,叛军进驻长安。

“若在无险可守的洛阳……”

上级跑了,留守的士兵面面相觑,也都四散奔逃,长安至此就等安禄山来接收了。

既然都已经预判到了,稳扎稳打徐徐推进不就行了?

因此,灵宝之败哥舒翰确实没办法甩锅。

侯君集已经无所谓了,只是又记住了一个名字。

“若是这宰相如那张九龄、颜真卿一般,勿说是否会如此争权夺利,这叛乱都不会生起。”

随后挟胜之威风,逼得名将高仙芝不战而逃。

“如此大好局面,竟因几人私心作祟,致使黎民徒遭兵祸……”

“这玄宗总不会是被那安禄山的生父给穿越了吧?”

而且朝廷这般乌烟瘴气是因为宰相,至于宰相为何会出问题嘛……

高、封之死令哥舒翰对朝廷难以信任,故而会不择手段攫取权力以求不被掣肘。

面对魏征的哀色,房玄龄拉过魏征轻声低语安慰。

在征得玄宗首肯后,杨国忠募兵一万三千人屯兵灞上抵御叛军,由亲信杜乾运统领。

李世民满是好奇,这世家子竟终于为唐效力为国尽忠?

但……

然后又亲手推了下去。

这张巡之所以退守睢阳,说不定就是被潼关之败所累。

【出身博陵崔的崔乾佑,也许是战绩战绩最有争议的大唐名将。】

这支兵马让哥舒翰很不舒服,上奏玄宗将这支部队纳入潼关指挥,并随手斩杀了杜乾运,连罪名都懒得编造。

杨国忠本身是哥舒翰的金主,安史之乱前两人属于反安禄山联盟。

而且在出关前,哥舒翰在与玄宗的奏对里就已经预判了崔乾佑会打埋伏。

这种安禄山绝望的情况下,半年来无法攻破的潼关,自己开城门了。

咱们前面说过,此时潼关是有从陇右河西调来的八万边军的,单从士卒素质来说,两边拉不开差距。

玄宗接到消息后,上朝时依然强调:

朕要御驾亲征活捉安禄山,文武百官,长安百姓,都要有报国之念!

但当天深夜玄宗就带着杨玉环和几个受宠的儿子逃离了长安。

如此说法只能让众人无奈笑笑,笑完之后便是叹息。

随后杨国忠又建议拆回长安西的桥梁以阻滞叛军,但又被玄宗以给百姓留活路的理由拒绝了。

但杨国忠就在玄宗身侧,随时都能说上话。

随即刘备望向孔明,孔明回他一个疑惑的表情。

“张巡……便是那张睢阳?”

出关之后,哥舒翰若是要和玄宗说话,要先送信到潼关,潼关再转送长安玄宗。

“僖宗竟是仿效玄宗旧事!”李世民咬牙切齿。

“时穷节乃见……”李世民默默思量。

正因为双方的这些斗法,导致杨国忠的不安升至顶点,最终几乎是使出了浑身力气,让玄宗命哥舒翰出关。

而脑海中自然也想起来了后世那不夜城的雕塑。

太玄盛世之称、开元盛世的三层垒台。

目光在地图上扫来扫去,最终李靖判断:

“这张巡防守雍丘,此地离叛贼过近,且地势开阔难以防守。”

第二天上朝时候文武百官才发现皇帝不见了,一时间长安迅速陷入混乱,达官显贵争相逃命。

宋城县改名之前乃是……睢阳。

张飞小声逼逼这个猜测。

哥舒翰不置可否,但杨国忠的胆子都要吓破了。

这玄宗似乎如自己一般,以三郎之位夺权,随后励精图治将这百年盛世推向了顶峰。

“义兵难敌叛军,故而不得不从雍丘退守睢阳。”

“何谓安史之乱?不如称隆基遗祸。”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古仙复苏,一万狐狸拜我为师 这次不当训练家了 最后结局 柯南里的捡尸人 征服之路 我得给这世界上堂课 两界:从关公像睁眼开始 霸武 宇智波:从囚禁扉间开始 导演的快乐你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