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猜测隋遇应该是走了,正想回屋,余光却突然瞥到斜靠在墙角的油纸伞。油纸伞的下面,像是有什么东西。
杜大娘走过去,拿起油纸伞,发现伞下放着一个钱袋子。她拿起打开一看,发现里面足足有二百文。
而她拿给隋遇的那兜梅干果,在集市上卖也不过是卖几十文钱。
杜大娘拿着钱袋,愣怔了好一会。她看着一旁崭新精致的油纸伞,眼眶一热险些落下泪来,心里是既感动又惭愧。隋遇将银钱放在油纸伞旁,其用意不言而喻。
张家母子报案那日,她正好在县衙附近,就顺便看了升堂。当时只觉得这位年轻的知县大人长得一表人才,行事风格有些不拘小节,其他的倒没什么感觉。
后面张家母子的那场堂审,她没去看,是潘大爷去的。那天一回来,老伴就兴高采烈地与她说,晏海县又来了一位厉害知县,还绘声绘色地给她讲述审案的经过。
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给她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对这位足智多谋的知县也是心生好感。
今日亲眼得见,才知道这位知县大人是多好的一个人。
以前小时候听村里老人说晏海县是个福地,真是不假。这些年一连几任知县,都是难得的好官。
杜大娘收起钱袋,回了屋。她年幼时上过村里的学堂,也是能认会写的。屋里的桌子上,有一封信,是她儿子潘石前几日寄来的。说是书院放假,端午的时候会回家,提前先向爹娘问声好。
她将书信与钱袋小心翼翼地收进柜子里,看着床上脸色有了气色的老伴,露出欣慰的笑。
而从杜大娘家离去的隋遇,提着布兜子走在路上。他来的时候光顾着和人聊天去了,没怎么看路。结果出了巷子,走了没一会就发现自己迷了路。
他想找个人问问,结果走了好一会都没见到一个人影,还不小心绕进了其他巷子。左顾右盼间,额间陡然传来冰凉的触感。还没等他反应过来,连绵细密的雨顷刻而至。
隋遇把布兜子揣在怀里,正想找躲雨的地方,头顶蓦地多出一把油纸伞。罗润衣不知何时出现在这里,撑着一把画着山水的桐油纸伞站在隋遇身边。
“你怎么在这?”隋遇见到悄无声息现身于此的男人,十分惊讶。
罗润衣将纸伞朝隋遇的方向斜了斜,解释道:“我见大人出门这么久还没回来,想着可能是迷路了,所以特意来寻大人的。”
隋遇脸色微赧,轻咳两声。他这人,有时候确实欠缺那么一点,方向感。不过,罗润衣也是厉害,竟然能在这么幽深曲折的巷子找到他。
罗润衣见隋遇面色狐疑,也不解释,只是带着人缓缓向外走去。他没有告诉隋遇,其实自己从他出衙门,就一直光明正大地跟在后面,只是一直没有被发现罢了。
两侧青砖绿瓦,雨水自屋檐坠落,丝丝成线,如珠落玉盘。隋遇与罗润衣同撑一把纸伞,漫步在青砖碧石,粉墙黛瓦的江南小巷间。
耳边的雨声渐渐变得纷杂模糊,忽疏忽骤,忽近忽远。铺天盖地的雨水沿着伞面滑落,交织成一片泛着银光的帷幕,将伞下的二人与外界间隔开来,围起了一方小小天地。
罗润衣右手擎着伞,左手垂落在身侧,不时擦到身边人柔软的衣袍。他垂眸看着隋遇怀里抱着的布兜,明知故问道:“大人,怀里抱着什么?”
隋遇闻言,解开布兜亮出里面的梅干,拿起一个说道:“这是我刚刚在一户人家里买的梅干,说是熏的……”
他还没说完,就看到罗润衣忽然倾身,一口将夹在指间的梅干衔住。而后在他的注视下,缓缓含入口中。
整个过程,既迅速又迟缓。快是快在对方弯腰倾身的动作,让隋遇始料未及,直到指尖传来一阵湿热,才反应过来。至于慢,则是对方衔着这颗梅干,在他的指尖处顿了顿,才直起身子缓慢吃进口中。
而那停顿的片刻,仿佛是为了让隋遇将这一切看得更清楚些。
周身雨势陡然变大——
隋遇有些尴尬地收回手,停留在指尖的濡湿感还未消失。他忍不住来回摩挲了两下,清了清嗓子,语气有点不满:“你想吃自己拿不就行了?”
罗润衣晃了晃执伞的右手,为自己解释道:“这手撑着伞,另一只手拿也不方便。”
“那你为什么不用左手撑伞?”隋遇不理解,明明罗润衣站在右侧,还非得右手拿伞,这样就需要一直伸着右臂,又累又别扭。
罗润衣摇摇头,自有他的一番道理。“这样,站得近些,省得被雨打湿。”
一把油纸伞想要完全挡住他们俩,显然是有些困难的。罗润衣这样撑伞可以带动右肩膀朝内侧着,加上身材魁梧,从远处看就像他将隋遇揽在怀里一样。
耳边雨声渐响,隋遇没再说什么,只是看到罗润衣被雨打湿的肩头,默默地朝内侧了侧身。他把布兜重新系好,抱在怀里,随口问了一句:“梅干好吃吗?”
罗润衣稳稳撑着伞目视前方,微微勾唇,吐出两个字:“很甜。”
隋遇闻言有些疑惑:“我怎么尝着有些酸呢?不过倒是挺好吃的。”
罗润衣笑着摇摇头,莫名执着道:“就是很甜。”
隋遇也懒得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毕竟个人有个人的口味,也许这位罗捕头,就是能吃酸吧……
路上行人依旧稀少,两人挤在伞下静静地朝县衙走去。不知是谁的脚踩进了浅浅的水洼,轻响间溅起无数细小水花。人已离去,徒留涟漪在水面上无声荡漾,久久未平息。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