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烛, 恩爱的男女对视一眼,便忍不住解了衣带,动情地拥抱亲吻, 好似渴龙见水,要把对方储蓄的水吮干榨光。
这些旖旎的事自然不会发生在敬亭颐身上。
只顺利成婚这一件,便足矣让他欢喜无数个日夜。然而他不敢喜形于色,只能偷偷地,窃窃地欢喜。
敬亭颐轻轻合上门扉, 哭笑不得,“怎么还在读书写字呢?”
浮云卿卸了凤冠,扔了盖头, 给自己系上攀膊, 趴在梨木桌上奋笔疾书。
她道说来话长,“姐姐又罚我抄赋。说我一百字错三十三个字,让我抄三十三遍。本来说要抄三百三十遍呢,哼,到底还是心疼我, 减了许多遍。”
百字错三十字,这极高的错误率听得敬亭颐眼前一黑。更别提走近细看,那篇辞赋居然还是他认真讲过的!
原本他就将浮云卿看做自己人, 如今成婚, 更是夫妻一体。她错, 是他的过。
然而读书是世间最急不得的事。但凡能赶紧赶满,便不会生出许多壮志难酬,抑郁苦闷的书生文人。
敬亭颐站在浮云卿身后, 揿着木梳, 将她打结紧缠的头发, 慢慢梳散梳通。
屋里很静,却不是悄然无声的静。
烛火跃动,焰泪“扑嗒扑嗒”地落在红缎盏沿;蘸墨的毛笔尖“簌簌”擦过纸张,规规整整地留下流畅的字迹;梳篦“沙沙”穿过细软的发丝,一下一下地解开缠结;呼吸声平稳绵长,渐渐凑成相同的频率,同时同刻,嗅着相同的烛香。
屋里有许多盏灯烛亮着,暖黄的光反射着随处可见的囍与红,夹带着金齑银丝,织成一方艳丽霪靡的梦境。
这样静谧的场景,敬亭颐梦过无数次。
他捱不住急切的心,用着比之前都要重的力道,揉了揉浮云卿绒绒的脑袋。
浮云卿抄写,他就陪着她。
渐渐夜色愈来愈深,敬亭颐掇条杌子,拿过几张大纸,坐在浮云卿身旁。
“敬先生是要练字么?”浮云卿揉了揉睡意惺忪的眼,把砚台推到他身前,“喏,用我的墨罢。你在大椿堂应酬噇酒时,我实在无趣,就研了好多墨。咱俩一起用,不要浪费。”
敬亭颐吁了声气,说不是,“臣站在您身后,瞧您写了大半晌,才写了五十个字,甚至不到一遍。臣想,帮你抄写。”
浮云卿登时瞪大了双眼。
初听这话,颇是心动。明晚就要上交,而今晚她才堪堪抄好一遍。两人同心,其利断金。
可转念一想,这是在欺骗贤妃。她怕贤妃怕得要死,万一贤妃起了疑心,她又该怎么解释。
浮云卿把笔一撂,“怎么帮?”
敬亭颐抬笔,模仿着她的字迹,流利地写下几个字。这几个字里,有简单的,有字画多的,有模有样。大眼一看,像浮云卿的字,再细细看来,竟然把她的笔画转折都学得一样!
浮云卿瞠目结舌,诚心实意地拍着巴掌。
“敬先生,你怎么学什么,像什么?”
浮云卿不自主地朝他那头倾身,眼眸黑得发亮,扑闪着鸦羽般的眼睫,一下一下地敲在敬亭颐心口。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临摹字体也是这道理。臣日日批改您的作业,怎么会不清楚您的字迹,还有您写字的小习惯。”
说着写了个“矢”字。
撇短,末尾朝上;捺长,末尾朝下。这是浮云卿的习惯。
浮云卿脸颊升起浅淡的红意,心里暗叹不愧是她选定的驸马,与爹娘一样了解她。
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边搭话边抄写,烛火灭了一盏又一盏。
幸而龙凤烛整夜不灭,烛火又最亮,紧盯着洇墨的纸,眼也不觉酸涩。
浮云卿抄得认真,每每是敬亭颐先挑起话头。
有时问最喜欢什么颜色,有时问最喜欢什么风景,有时问最讨厌什么,有时问问生辰,再问问过往。
不觉间,他把浮云卿的许多习惯脾性,都套了出来。
她并不设防,有什么说什么。说最喜欢粉色,看见粉色心里高兴;说最喜欢春三月,不热不冷刚刚好;说最讨厌离别,为此焦虑心烦;说生辰在大寒,她是冬日出生的孩子。
至于过往,她挑了一件事说。
“敬先生,你知道,我为甚这么愚笨吗?”
敬亭颐安慰似的拍拍她挠头的手,“哪有说自己笨的。您不笨。”
他满眼认真,“您不笨。往后不要再咒自己了,好吗?”
浮云卿重重地点了点头。
笨不笨,有道很清晰的标准。她随口一说,不曾想敬亭颐却当了真,一时怔忡。
她没由头地叹了声气,却又被敬亭颐敲敲脑袋,“不要总是叹气。”
浮云卿撇撇嘴,被他磨得没办法,拍掉他的手说知道了,“我都记住喽,絮絮叨叨的男妈妈。”
“男妈妈?”敬亭颐拧起眉头,“这是您给臣取的新称呼么?”
他清楚地知道“男”与“妈妈”各自的意思。
可合在一起,被她喊声,尾椎骨蓦地涌起一阵酥麻,顺着脊背,直冲他的脑袋。
强撑着镇定,同时脑子飞快转着。
他低声嘟囔一句:“现在的年青孩子都是这么放肆嚜。”
浮云卿搭腔说哪有哪有,此地无银三百两地赌道:“叫茬了,叫茬了。”
随即说回正事。
她咳咳两声,“我吃奶吃到两岁这事,先生知道吗?”
敬亭颐说不知。实则哪能不知,他约莫要比浮云卿自个儿,更了解她。
不过他惯用一招来待她,即欲擒故纵。
敬亭颐直直望着她的眸,贴心问道:“中间发生了什么事么?宫嫔喂养孩子,大多交给仆妇婆子。贤妃肯下功夫,定是对您爱得深沉。”
浮云卿嘁了声,“姐姐说,母乳喂养的孩子聪明,便从婆子手里把我接来,亲自喂养。那时她温柔和蔼,事事纵容我。只要我聪明,天大的荒唐事也任我去做。约莫在我四五岁时,突然发生了件事。打那之后,姐姐就愈发严厉,最终成了如今这般不近人情的模样。”
她故意留了个悬念,搬起杌子往敬亭颐身旁靠。
“先生猜猜,是什么事?”
敬亭颐摇摇头,说实在猜不出。
他哪里会猜不出,叵奈浮云卿并不知晓他的小心思,讲得起劲:“那年端午家宴,尚未开席,兄姊们都在赏游戏,偏偏我是个爱吃的,趁人不注意,端来一碗山楂圆子吃。谁知那圆子竟被歹人下了毒,我吃了半碗,不省人事。再醒来时,脑子就成现今这样了。”
往事拢在心头,浮云卿颇是感慨,“五岁前,我与兄姊们处得并不熟络。大抵他们都觉着我用脑子换了阖家安康,于是把愧疚化成了宠爱,慢慢的,民间就传起我最受宠的风声。阖家都宠我,什么都由着我来,除了姐姐。那歹人被捕时已服毒自尽,这事至今未查清源头,搁置许久。说起来,这歹人还真大胆,居然躲过了光禄寺的验毒,明目张胆地给皇家下毒!”
她揪着敬亭颐的衣袖,可怜巴巴地诉说:“原本我就不爱读书,喜欢到处乱跑。中毒后,不仅不爱读书,脑子也不中用了。姐姐她嚜,望女成凤。见我成了扶不起的阿斗,愈来愈急,逼着我读书写字。往往是她急我也急,她气我也气。这么多年,谁也不服谁。”
敬亭颐满眼心疼。
同样一件事,别人禀给他,与浮云卿亲口同他说,是完全不同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