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潇潇裁了一块麻布拿在手里研究。
芮国的织布技术比较差,毕竟国小人少,难以积累技术型人才。芮国也没有养蚕人,织布用的都是麻。这个年代织出来的麻布是很粗糙的。有钱人和贵族不穿麻布,他们用的是绫罗绸缎。
林潇潇从仓库取出一堆鸭毛。这些鸭毛都处理过了,没有腥味,也是崔盼盼收购后暂放在她这里的。
先把鸭毛按照长短分开,在按照粗细分开,尽量做到细分。
用麻布把鸭毛一组组包起来,用绳子扎住口。用力蹂躏扎好的麻布袋,观察鸭毛飘出的情况。
情况很糟糕,没有不往外跑的。
这还是用鸭毛的情况。若是用绒毛会更糟糕。
此路不通。
林潇潇拿着麻布去找工匠组。
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湿冷的冬天,工匠们一边给房屋加固,一边给房子外墙和屋顶刷桐油。
这个年代,桐油一部分用来给漆器上色,一部分被气候湿润地区的人们用来刷房屋防水防潮还防霉。后来才用在油布油纸上防水。桐油的用处非常多,受限于时代技术发展,目前开发出来的用途很有限。
如今纸还没有造出来。林潇潇便想着把麻布刷上桐油试试看。
实验效果依然不理想。理论上的油布使用的是布,而麻布与布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主要是刷出来的麻布可以防水,但依旧会掉毛。
不过,这种刷过桐油的麻布也许可以用来制作防水雨衣。缺点是刷桐油的过程有点繁琐,耗费人工和时间。
此路不通。
林潇潇又去找蒋大娘,请她熬了一锅热腾腾的黍米粥。
这锅黍米粥放了许多水,在火上整整煨了一夜。
第二天起来,粥还是热的,黍米全都熬透了,香喷喷稠乎乎。
林潇潇先就着咸菜吃了一碗,然后端了一碗去做实验。
用黍米浆刷在麻布上,粘稠的黍米浆就像胶水一样。
林潇潇做了四种样品。
第一个是干净麻布刷黍米浆,然后自然风干。第二个是刷过桐油的麻布一面刷黍米浆,然后晾干。第三个是干净麻布刷黍米浆,然后把鸭毛黏在上面。第四个是刷过桐油的麻布刷黍米浆,然后把鸭毛粘在上面。
放置了一段时间后,林潇潇用这四种样品做了各种适应性实验,最终觉得第二种和第四种都合适。
而第四种给了林潇潇一种错觉。防水麻布沾上羽毛有种人造皮毛的感觉。
为什么要在油麻布上刷黍米浆?因为黍米浆遇水后会化开。
有了实验成果,林潇潇就让人去找了崔盼盼上山,把情况都跟她说了。崔盼盼看过后,觉得第二种更好一些。
“为什么第二种更好?第四种直接把鸭毛均匀粘在上面,可以省去填充环节,还能保证鸭毛分布均匀。”林潇潇原本更看好第四种来着。
崔盼盼揉着眉心说道:“第四个太诡异了,我瞧着有点发毛。而且沾在上面的鸭毛太少,保暖效果不好。第二种,还可以用分格子的方法把鸭毛小区域分开,避免全部下坠到底部。”
于是,昆仑杂货店的第一批羽绒服开始制作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