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鱼香茄子,就是海豹油煎茄子,一股鱼腥味,为此特意要放黄酒,以便去腥提味,蜂儿便说,“省下来的油钱,都买了酒”,不过仍然是要用啊。
蕣华的考虑是:“菜蔬之类必得用荤油才好吃,否则便寡淡,素面也是如此,加荤油煮出的青菜面,就是比菜油煮面要香,用黄酒倒是更好,味道愈发丰富了,反正一坛黄酒可以用好一阵。”
三个人陪着孙婆婆说话,孙婆婆几杯酒下肚,黄黑的脸上微微地红起来,满心快活地说:“三位姑娘,做成你们这一笔房宅的生意,着实痛快,都是响快人,没有恁么反反复复的,往日我说一桩婚事,来来回回地跑,我这两条腿都跑细了,裹脚布都散开,当真是这一双老狗腿不值钱。姑娘们有仁有义,今后但凡有用着我的地方,我定然是万苦不辞。”
万死不辞就算了,苦自己还是能吃一些。
小螳笑道:“婆婆言重了,定不让婆婆受苦。”
孙婆婆过了一会儿又说:“三位姐儿,你们三个人,住着这么大的房子,只怕有所不安,依我老婆子的主意,不如养条狗?”
蜂儿快脆地说:“正打算去城外,找两条土狗来养。”
这一个晚上,孙婆婆酒足饭饱,摇摇晃晃地出了这边的宅门,将她送走,蕣华蜂儿便闩上了门,回到房里还得收拾盘碗,洗刷餐具,请一次客真的是不容易。
三个人买了这一个大院落,孟观时盛敦文当然也是要来看的,于是几天之后,全家人都过来,里里外外看过一遍。
孟观时笑道:“好宽大的院落,池塘里荷花小小的,明年就长大了。”
那一个二十几平米的池塘,只种了两棵莲花,很是可怜地点缀一角。
陆怡莲领着已经两岁的佩兰,来到木槿树下,笑着说:“居然有这样一棵树,可见这院落合该给你们买下。”
蜂儿咯咯笑道:“我们也说呢,正应了蕣华姐姐的名字,住在这里定然吉利,拆板房那天还有好多蛇呢。”
见陆怡莲连忙拢住了佩兰,蜂儿忙加了一句:“那些蛇都游走了,没在这里了。”
陆怡莲这才松了一口气。
盛钊焕在厅中看着,虽然是请了家里人来做客,然而其实这里并未完备,方才蕣华也说:“这些家具太粗笨了,又很老旧,过一阵都要替换,到那时再请来这边玩玩,我正在找木匠打制书柜,那可是最为要紧,那些书在箱子里放了几年了。”
盛钊焕脑子里浮现着蕣华那张喜气盈盈、充满活力的脸,自己曾经说蕣华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但是看蕣华如今,离开家中四年,不但自己挺了过来,而且竟然还是蒸蒸日上的,她们三个人买下这样一个大院落,对未来满是计划,抱有无限的希望,可是再看自己呢?科举一直蹉跎,自己是不擅长商业的,更加不能作工匠,只好当西席先生,却也不过是勉强谋生。
蕣华这边是生气勃勃,如同朝阳,而自己虽然也正在青年时代,却已经显得日薄西山了,因为实在找不到出路,不知究竟要怎样,才能从这种不咸不淡、不死不活的状态中挣脱出来,然而自己终究要想些办法,自幼读了那么多的书,又习学才艺,不是白费一番心血。
这一天款待了家里人,第二天早上,蜂儿去卖冰,蕣华和小螳便雇了车出城,到于五娘那里,约她有空去城里新房子坐坐,另外托她帮买几只小狗。
于五娘很是开怀:“姑娘们买了新宅子了!恭喜恭喜!我早就看几位姑娘都是金玉一般的人,有法子赚银子,果然便买了宅院,等农闲了,我们可是要过去看看。姑娘要狗,那容易,前些日子何家的母狗生了一窝小狗,已经断奶了,我们过去挑几只,给姑娘们带回去。”
五娘带着她们两个,便往村西那边走,路上还说,“要看家护院的狗,还是到村子里来挑的好,俺们村中的狗顶皮实,有什么吃什么,没的恁么挑挑拣拣的,又壮实,又警醒,若有生人,厉害得很,不像城中的那些狗儿,中看不中用。”
到了何家,和那家里的人打过招呼,蕣华与小螳便来到狗窝前,果然有六七只小狗在母亲身边挨挨蹭蹭,憨态可掬,十分可爱,见了人,懵懵懂懂地看,那大狗则一脸警惕,站了起来。
幸好有这一家的女主人,武家娘子在这里看着,喝止了大狗的攻击行为,并且对两个人笑着说:“都在这里,姑娘们随便挑吧。”
蕣华道:“要两只小母狗。”
武娘子在小狗之间拨拉几下,挑出四只来,撂在草窝边:“这几只都是母的。”
小螳与蕣华蹲下来仔细地看,最终挑了两只很有精神的狗崽,白色的皮毛上有黄褐色的斑块,蕣华简直是爱不释手,就紧紧地抱在了怀里,小螳取出十几文钱,便给了武娘子:“多谢娘子。”
回到五娘家中,蕣华向五娘道谢,并且和她说:“若是村里有人卖驴,麻烦也说与我们知道,要买三头驴。”
五娘满口应承:“姑娘们尽管放心,咱们庄子里鹅啦,鸭啦,牛啦,马啦,都是现成,定然挑好的给姑娘,在咱们村子里买,不用中间人过手,还便宜,我家母鸡新抱了一窝小鸡,姑娘可要带两只回去?不指望下蛋,留着玩也好。”
蕣华笑着摆手:“不必了,这么多生灵,实在顾揽不过来。”
这两只小狗就够忙的了,实在没工夫再养鸡。
不说蕣华与小螳欢欢喜喜,抱着两只小狗回了家中,却说到了晚间,三郎从田里回来,看到桌子上一碟烧腊肉,便问:“今日谁来过了?”家里腊肉刚吃完了啊。
五娘笑着说:“是东家姑娘们,来买狗的,送了这些腊肉,我带着到武嫂子那里,她们抱了两只小狗走了。”
三郎摇头:“狗哪里需要买?哪年村里不多出来几只?生养得多了,想丢都没有地方丢。”
五娘笑道:“姐姐们一定要给钱,遇到这样厚道人,有什么办法?我们当然是不能白受她们的,虽然不能出钱,总能够出力,姑娘们说要买驴,三头驴,我正在村里踅摸,你在外面也看看,若是有谁家卖驴,挑那健壮的,给姑娘们牵去,我想着,最好是能配种的驴,这样子将来就能够有小驴,姑娘们把那小驴卖了也是钱。”
三郎点头:“那最好是两头母驴,一头公驴,姑娘们若是四处牵着驴去配,也不太方便。”
【本章阅读完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