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公孙策也补充道:“主公所言不错,曹操也在兖州等地张榜公示他的‘求贤令’据说一些世家大族,比如荀氏、杨氏等豪门已经派了家中俊杰前去投效了。李世民偏重寒门士子,曹操则改求豪门俊杰,那我们则要换个方向了。”
“哦,居然有这等奇人,这卧龙和凤雏是谁?又在何处可以寻得?”刘备兴奋地问道。
徐州城内,糜竺得知了李世民举行科举的事情,急匆匆地跑到刘备那,和他商议李世民要在北方举行科举制的事情。
另一方面,就是派出自己家中最优秀的士子前往曹操或孙坚等诸侯投效,帮助他们消灭李世民这个“异端”。
徐州距离荆州还隔着一个豫州,那可是曹操控制的地盘,再者在汉朝想要从徐州到襄阳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众人见刘备如此虔诚,这般的礼贤下士,要不远千里前去招揽英才,纷纷钦佩其诚意,爱才之心由此可见一斑。
而此时荀氏家主是荀淑的六子荀爽,号称“荀氏八龙,慈明无双”,是荀攸的父亲,得益于李世民的出现,荀爽并未应董卓的要求出来做官,而是一直家研究学问。
…………
密林深处有一座简朴的茅庐,门外一个书童模样的年轻人,急急忙忙地朝着屋内跑去,边跑还边喊:“先生,好消息呀,好消息啊。”
刘备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无限感慨道:“子仲所言不错,要想成就大事,没有良才辅佐,是难以成功的,相比李世民和曹操,我们的良才还是太少了啊,我们也必须行动起来,招揽天下英才为我所用。”
“主公,不知道您是否听过一句谶语,是昔日一位隐士高人和我说的,‘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眼下我们只有另辟蹊径,寻访这样的奇士,何愁大业不成,汉室不兴?”公孙策平静地说道。
…………
“刘皇叔, 那李世民要在北方几州举行科举制,这简直是违反祖制啊,不过此人通过此法邀揽士子人心,倒也有几分见识。”糜竺虽然不认同李世民的做法,但还是比较称赞他的创举,同时也是在给刘备提个醒,我们的也得重视人才啊。
只见茅庐内有一位年轻人正在堂内踱步自趋,此人丰神飘洒,气宇轩昂,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头戴纶巾,手持羽扇,正凝神沉思。身似神仙,貌比宋玉,真乃当世高人。
见是书童冒冒失失地闯了进来,他笑着问道:“何事让你如此心急,养气功夫哪里去了?”
书童却不以为意,兴奋地说道:“先生,外面有件大事都传开了,先生一直让我关注的李世民,前不久宣布要在明年春天组织科举应试。”
“科举?”年轻人有些疑惑地问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