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千古智圣
“是的先生,就是科举。”书童随即将李世民告示内容一五一十地讲给了眼前的年轻人听。
摇了摇羽扇,年轻人一脸敬佩地说道:“此举将大大改善寒门士子入仕的机会,也将冲击原有的察举制和征辟制的旧秩序,一举打破世家的特权,实在是一大创举啊,亮不及也。”
此人正是躬耕隆中的卧龙先生, 千古智圣—诸葛亮,也是李世民一直苦苦寻找的谋士。
原本的时空里,李世民对诸葛亮就极为推崇,其中有一句评价,历史上极为中肯,“诸葛亮治蜀十年不赦,而蜀大化”。意思就是说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之久, 对蜀国纪律严明、依法可循,终于把蜀国管理得有条不紊。
可见李世民是认可其在治国理政上的能力, 能得到千古一帝李世民在治国方面的称赞也是十分难得的,毕竟李世民时期的贞观之治可是历史上最耀眼的盛世。
而且还不仅仅是在治理国家方面极具才略,在治军方面,李世民也是十分认可他的才能,总结起来就是“诸葛亮用兵如神,谋略之深”。因此李世民一直是想把他招揽入麾下。
这种经天纬地的人才,可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但奈何李世民来到这乱之时,就纷争不断,大战四起,根本脱不开身学那刘备来个三顾茅庐,再者荆州可是在刘表的控制之下,岂是他想去就能去的。
但李世民也没放弃,让人带上自己的亲笔书信,以及自己总结的《贞观政要》, 让人偷偷前去找寻,只是每次都杳无音讯, 让李世民十分失望。
好在刘备现在还在徐州,距离荆州也有千里之远,恐怕短时间内也不会知道有诸葛亮这么一个奇人,那自己还有机会。
“先生,听你的口气,似乎很称赞这个李世民呀。那当初他派人来寻您的时候,为何不出山呢?”书童疑惑地问道
诸葛亮却笑而不语,只是继续地看起书来。
而且此人出现后,不到五年时间便占据了大半个中国北方,黄河以北几乎尽被其掌握,已经有席卷天下之势,就算是那条潜龙,恐怕也不是其对手。
一旁的徐庶进谏道:“主公,属下倒有一策,或可襄助主公。”
“来啊,马上备马,立即出发到太学。”说干就干,李世民一刻也不耽误的安排。
徐庶笑着说道:“不过此人性格古怪,是个性情中人,要想请此人出山,恐怕只有主公出马了。”
“主公息怒,这些士族早已享受惯了高高在上的特权,短时间内肯定难以接受的,不过只要我们成功举办了第一届,让士子都看到了其中的好处,自然都会趋之若鹜的。”贾诩劝谏道。
“郑玄?对啊,由此人出面实在太过合适了,我怎么把这位老先生给忘记了,当年可是我力排众议,列郑玄于二十二‘先师’之列,配享孔庙的。”李世民心中暗自琢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