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一刀下去,身价倍增
这鱼比此前竹刀、青鳞、脂眼鲱之类都要大,但没有那么密集,只是几条几条地现身。
确实,金枪鱼、鲣鱼这两类也有一定的趋光性,但趋光性没那么强,不会到竹刀鱼、刺巴鱼那种程度。
鱼拉了上来,梁自强网中了三条,每条都有七八斤重的样子。
在鲣鱼(炸弹鱼)中,这块头不算大的。
鱼倒出来后,梁自强立即用手电筒照着细看,一看就明白了,这是炸弹鱼中的扁舵鲣。
鲣鱼下面有很多不同的细类,基本都被称为“小金枪“,只要处理得当,价格都很可观。
眼前这几条扁舵鲣,身体呈纺锤形,粗壮,棕黑色,侧线上方有不规则的黑色带纹。尾马比较短,尾柄细而强,两侧各有一处中央隆起嵴及2条小的侧隆起嵴。鱼身的鳞片不多,体侧仅在胸甲部位有些圆鳞,其余地方无鳞。
所有炸弹鱼中,圆舵鲣、扁舵鲣是体型相对偏小的。
鱼倒出来后,梁自强立马跑进船舱里面,飞快找出一把菜刀来。
按住其中一条鱼,菜刀对准了鱼鳃盖下部边缘处靠往鱼腹部的方向,迅速而有力地一刀切下。
一股鲜血立即喷涌出来。
其实如果用尖刀,会切得更准更利落一些,可惜船上没有,只能先拿菜刀代替,用完后把菜刀清洗干净就行。
之所以要马上切上这一刀,这跟鲣鱼的特性有关。
一般来讲,鱼类身体中的血液是并不多的,通常只占到体重的约1.5-3%,而且这些血液基本上都集中在鱼鳃之中,鱼肉中的血液少之又少。对于这些鱼,只需要在烹饪前摘掉鱼鳃,并不会影响肉质和味道。
正是因此,大多数的鱼即便是来自深海的鱼,也并不需要放血。
但是金枪鱼、鲣类鱼很不一样。
它们的血液占比高达20%,而且一离水后,它们极容易因为缺氧而死。一旦死掉之后,这些血液不仅留在鱼鳃,也会留在身体之中。如此一来,鱼肉的口感将大打折扣。而且不放血的话,会富集乳酸,更容易腐烂。
及时放血、处理妥当的金枪鱼、炸弹鱼能够用来做刺身。没放血的炸弹鱼,吃不吃得下都是个问题。
没放血的扁舵鲣,勉强能卖个一毛钱每斤,纯纯的白菜价;及时放血且手法得当的话,同样一条扁舵鲣,能卖到六毛,价格瞬间美丽。放血与不放血,简直就不是同一类鱼,身价差别实在太大了!
之所以一定要选在鱼鳃下方那处下刀,则是因为切这个位置就等于切断了鱼鳃与身体的血管连接,此时鱼鳃依然会本能地将血液向身体输送,而身体也会本能的回流血液,最终这些血液全都从切口处流了出来。
梁自强麻利地切完一条,迅即又如法炮制,把剩下两条也进行了切腮、放血。
处理妥当后,立即又开始撒下新的一网。
好在,扁舵鲣来得虽不怎么密集,但却陆续都有,且没有很快散去。
于是,每网多则三四条,少则一两条,只要撒下去,基本都有收获。
不管怎么说,这鱼处理妥当的话,比前头那种五分的刺巴鱼要值钱太多了。
梁自强似乎忘记了劳累,也忘记了前头捕那一千多斤刺巴鱼时一身如泡澡般的汗水,不停地找鱼、撒网、收网。
好在,梁子丰这次学得倒是很认真,仔细地观看了他下刀的部位和手法之后,也开始学着用菜刀帮着放血。
这样一来,总算给梁自强减轻了几分劳碌。
不知不觉又是十来网下去,直到海面渐渐很难再找到扁舵鲣的身影,才停歇了下来。
梁自强数了数,船上也有了二十来条扁舵鲣。每条大概七八斤的话,也有一百五十来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