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当代》,冯既才立马接了话:“你小子,别想借着新同志转移话题!那《风声》的事儿你可别含糊着办了。”
方兆中笑了:“徐编辑都没来催我的稿,你倒来催稿了!”
“我催稿怎么了!现在我也是《风声》的读者,我得站在广大读者的立场上说话!”
“别着急,已经在改稿了。”
这事冯既才不知道,闻言明显有点惊喜:“真在改了?”
“改了,第一稿都给主编看过了,说问题不大。”
冯既才压低了声嗓:“改好了能不能先借我看看?”
“什么意思?要提前先看?”这人还玩上超前点播了。
认识久了,冯既才一点没觉得不好意思:“我就不用排队去抢杂志了嘛!”
王卫国同志住在方兆中同楼层,在204号房间,也加入了每日清晨的广播体操锻炼队伍。
这日上午,徐编辑把兆阳老师批注好的《风声》第一稿带给了方兆中。
满满几页,大多用红笔标注好了,说是批红也不为过。写得好的地方,兆阳老师画了横线表扬夸奖,需要改进的地方则画了圈,并在空白处注明了修改意见。
其中用心之深,可见一斑。
“主编说,你照着这个修改意见把有问题的小地方都改一改,也不急着再交,先把后面的第二版写出来,到时候他再一起看。
不过也不用太急,《当代》定的是季刊,下一期发刊得到九月份,咱们最好能先把《风声》长篇的一半儿改出来,若是达不到目标也没关系,可以先把这一版发上去。”
方兆中点头:“好,我尽量多写,不过七月初我得回昌北考试,考区定在县里了,这阵子可能没这么多时间。”
徐编辑当然表示理解,祝福之余又问:“对了。我看这次《风声》的反响非常不错,到时候读者来信一定不少,到时候是让读者把信件寄到社里呢,还是直接寄到你招待所来?”
方兆中想了想:“寄到招待所来吧,省的社里同志再帮忙送一趟。”
“好。”
送走了徐编辑,方兆中坐到书桌前,根据兆阳老师批注的意见一处一处地修改起来。
每看一处,他便能深刻认识到自己同老文艺工作者之间的底蕴差距。
思绪没有沉浸多久,楼道上又传来了脚步声,一声声清脆悦耳,像是女士皮鞋的后跟踩在楼梯上发出的音色。
不多久,202的房门又被敲响了。
方兆中去开门,四十好几的王好为站在门外。
“是,《好事多磨》的作者,方兆中同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