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多磨》?”
老文艺工作者了,看文章的速度极快,两三分钟的时间便能粗略看个大概。
冯既才看完一遍,只觉心中慨然,想要细品却碍于赊借之故,只能先把报纸还给了女同志。
“多谢您。”
“不客气!”女同志大大方方接了报纸。
这时候,方兆中走了过来,找的却是报刊亭大爷:“大爷,这篇《好事多磨》您觉得好看在哪儿?”
大爷说:“我觉得哪儿都好看!”
“能具体说说吗?”
“这叫我具体怎么说呢!咱们觉得好看就是好看,要说个子丑寅卯出来,那得找专门搞文艺的来!”
你大爷不愧是你大爷,方兆中乐了,接着问道:“那您觉得,要是这小说拍成电影,您想不想去看?”
大爷想了想:“这怎么说呢,拍电影和写小说还挺不一样,你想,你看小说都是字儿,个人想象的画面就不同,那句话怎么说来着……一千个读者心里有、有一千个尼克松!那每个尼克松肯定是不一样的嘛!”
72年中美建交,尼克松成了男女老少耳熟能详的外国人名儿,也不稀奇。
大爷继续说道:“但是电影那可就是个讲究活儿,第一就是选角儿,这拍电影要是选的角儿不好,意思就少了一大半,不说别的,这小说里的刘方方女同志,就得好好下工夫选选。”
“大爷,您懂得还挺多!”
“那可不?北影厂第一任厂长田方在的时候,我还给他修过自行车呢!”
“您真牛!”
“害,这都小意思。”
大爷得了两句夸赞,面上春风得意起来,显然心情大好。
方兆中则结束了燕京人钟爱的嘴皮子跑火车时刻,与冯既才结伴离开了报刊亭,沿着原路返回。
“这回的《好事多磨》,又是什么时候写的?”
“就这几天写的。”
冯既才慨叹了一声:“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啊!还好我比你早出生那么点儿。”
“我这是提前赶工,再过一个多月就得考试了。”
“哟,报了高考?”
冯既才道:“77年刚恢复高考的时候,我还在天津美术工人大学教人画中国画,本也想试试高考,但总觉得考不动了,今年年初又让我进了tj市区的文艺创作评论室,更是没了这念头。”
方兆中安慰他道:“已过而立,高考进入大学的人,也未必有你的成就。老冯,这几天你不老同我讨论你的想法么?我还真替你想了个路子。”
冯既才忙问:“什么路子?”
“写民间传说和民宿故事!”
方兆中这么说自然有凭据,冯既才最具有创作力的作品应该是《俗世奇人》,这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其中多是以清末民初天津的市井百姓生活为创作背景的奇人异事。
方兆中继续说道:“文学创作不一定要向上攀登,有时候向下扎根,贴近百姓和人民的故事,也是好故事,不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