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南唐不难

关灯
护眼
第72章 景达(求追读!)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林间小道中,一艘马车不快不慢地行驶着。

“大王,前面不过百十里就是南昌。”拉车的马夫是个很沧桑的人,沙哑的嗓音和长满胡茬子的脸庞都在不经意间给人一种很有故事的感觉,连日的驾驶、时刻需要保持的警惕心让他疲劳地哈了口气。

马车里,一位看起来极年轻的男子将目光从手持着的书券上离开,轻轻地掀起了马车的窗帘,微微探出头去,四处看了看,他俊俏的眉峰微微扬起,宛如山川般巍峨矗立,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身上那股浑然天成的书生气息,反而为他增添了几分独有的魅力。

“这几日多谢昌伯了。”李景达的声音不急不缓,却莫名地透出一股特殊的磁性,让人不知不觉地就沉浸于其中,“一路上多有艰辛,要是只有我自己一人,定然是应付不来的。”

被称作昌伯的马夫也不管李景达看不看得到,下意识地摇了摇头,道:“倒是没事,只是大王,出行不带护卫,还是太过危险。”

李景达收回看向窗外的目光,将视线重新投回了书上:“若不是如此,我又怎能真正了解整个洪州的情况呢?又怎么能了解,我那名声在外的亲侄子弘冀,究竟真的是个治国之才,还是个顶着一层光鲜之皮的窝囊废。”

昌伯明显与李景达不是一般的关系,这一点从李景达对他的信任上就可以看出——这样的话也能毫不避讳地在他面前讲出来。

马匹的速度渐渐降了下来,昌伯知道这两匹马跑了许多天,可比他们这俩坐在上面的大活人累多了,于是也就没有鞭打它们,反而是借着这个机会,和李景达聊起了天来:“知道了又能怎样?不知道又能怎样?大王难道改变主意,又有心于大位了吗?”

“哈~”李景达轻笑道:“怎么可能?只怕我表现出一点有志于大位的样子,昌伯立马就会离我而去吧。”

“我本南山隐士,读过的书多了,见的事多了,有没有智谋不清楚,但我愈发明白一件事——生命只有一条!”昌伯握住缰绳的手紧了紧,“辅佐于大王,是报恩,不是偿命。”

“那次去南山,本是为了寻访神仙。”李景达抬头看着马车单调的天顶,似乎陷入了回忆之中,“没想到,最后神仙没找到,却是找到了先生这样一位神仙中人。”

没有回应李景达对自己的看法,昌伯沉默了一会儿,道:“既然大王从金陵一路看过来,感觉如何?”

纤细的手指轻轻抚过书页,李景达思索了一会儿,道:“父皇这些年实行的休养生息之策已经颇见成效,今年推行的均田之法施行之后,百姓的生活与中原、汉、楚相比,想必还是不错。”

“我国各州百姓生活与他国相比,是高了一等;可洪州与我国各州相较,却是又高了一等。”

“看来大王的亲侄子,治理州县还是很有能力。”昌伯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声。

“正想与昌伯说这件事呢。”李景达无奈地摇了摇头,似乎对这件事情很苦恼,“侄子做得如此之好,要是我这个叔叔到了南昌之后,为政反而不如他,岂不是丢了大脸?”

“昌黎先生曾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老师和弟子之间是这样,长辈和晚辈之间难道不也是这样吗?”昌伯劝诫道,“大王不必因岁数而感到羞愧,不足处虚心求教,多看书多历事,如是而已。”

李景达点了点头,声音严肃了些:“请先生教吾。”

“我尝闻‘萧规曹随’为世人所称颂。”昌伯微微一笑,“既然南昌王在洪州做得如此之好,大王也能来个‘李规李随’,岂不是佳话?”

闻言,李景达先是一愣,尔后才反应过来,将手上的书“啪”地一下合上。

“先生此计谋甚妙也!就依先生所言。”

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架

明日札记 三国:末将请求出战貂蝉和吕玲绮 知生之民 庆余年:重生二皇子,请庆帝赴死 残唐五代第一部:王风委蔓草 帝国余晖之亡国之君 何人敢换日月 学霸穿越大明带木匠皇帝大杀四方 网友两年半,野王兄弟竟是软妹子 旅行青蛙:我在海上求生当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