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有可能。”郭旭扬轻叹一口气。
“郭大侠,你说会否是方才光柱暴射之时,有人快我们一步先到?若是如此,此刻寻迹去追,还来得及!”李世民亦是心有不甘。
郭旭扬摇头说道:“从暗器的锈蚀和积灰程度来判断,至少一年以上。且光柱出现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十二里地,路不算长,西北旷野,一路未见旁人,破解‘罔阵’,亦需时。”虽然现实很残酷,但他还是理智地道出实情,摧毁了李世民及黄伊榕的幻想。
“既已到此,先进去探个究竟吧。”
行出百步,未遇凶险,三人左拐,所见与适才相同,飞镖毒钉铁蒺藜,各种带毒之物布满四周。他们一面清扫一面前行,无惊无险地走过四条弯道后,进入一间两丈宽、三丈长的密室。此间封闭的石室,已是尽头。
石室内,空旷非常,除了一张圆形石桌及一张石制靠椅之外,再无其它摆件。
桌椅置于正中,桌上平放着一个紫金铁打造的长形盒匣。紫金铁坚固刚硬,昂贵稀有,即使存放数十年,也绝无腐锈。盒盖大开,匣内空无一物。
石椅上,坐靠着一具骸骨,他的皮肉衣衫早已腐烂,然从头颅及眼窝的方向可以看出,这具尸体,直到死前的那一刻,仍然盯着桌面上的铁匣。
“看来……龙瀛剑真的已经被盗走了。”郭旭扬的话语中,透着沮丧。就算他再从容淡定,如今也是满心的失望。
他和李世民都是使剑的行家,他们很清楚:铁匣的大小,正好能放下一柄长剑。黄伊榕惯用的兵器虽是短刀,然她曾见过龙瀛剑的图样,图样上标注有龙瀛的尺寸,目力极佳的她,不得不承认:匣子的长度,与龙瀛剑极为吻合。
黄伊榕及李世民相视而望,又各自撇过头去,默然不语。此时此刻,他们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他们什么也不想说。
三人沉默了好一阵子,最终还是郭旭扬先开了口,“这具骸骨,应该是穆剑裳。我们再四处看看,或许……说不定还能发现些别的。”这句话实在是有很大一部分“安慰”的成分,盗剑者连龙瀛剑都拿走了,还能留下什么?
几日前,郭旭扬与黄伊榕已互通了消息。通过郭旭扬,黄伊榕已知悉了“信义门”的所有真实情况,亦知晓了“龙瀛剑并不在万重山手中”。而她也把从师父洛修处了解到的全部讯息,详尽万分地讲给旭扬听。情报互碰过后,二人均认为:“葬剑祁连”之事,十有八九是真的!
此刻,室内除了郭黄二人,只多了一个李世民。李世民一路随行,深入至此,黄伊榕掏出《泣血葬剑》,他自然也看到了。依现今的状况,郭旭扬觉得已没有必要对他再过多隐瞒,故而说出了“穆剑裳”之名。
“那就看看吧,都走到这一步了,不把每寸土都翻过来看一遍,我也不甘心。”黄伊榕一面叹气一面说着,“我从右往左搜。”
“那我从左往右吧。”李世民的精神有些萎靡,他们唐王府耗费了这许多人力财力,自己甚至违抗了圣旨,却换来一个空盒子……然事已至此,定局已无法改变。如黄伊榕所言,怎么样也得翻看一遍,他才能死心。
郭旭扬看着黄李两人,垂头丧气的,一人包右、一人包左地搜寻,他无可奈何地轻轻摇头,向石桌走去。左右都被人“包下”了,他只能选“中间”。
他拿起铁匣正欲端详一番,却看到原来被匣子覆盖的桌面上,显露出一条不间断的石缝。石缝围成长方之形,其长宽约摸一本书册的大小。
他看向左手的发光孤本,提醒了一句,“大家小心。”眼见黄伊榕及李世民均做好防御,他将《泣血葬剑》按进缝隙。
孤本与缝隙,严丝合缝,石桌沿着书页的边缘下沉半寸,书册内射出的金光更盛,万道光芒直冲密室壁顶,狭小的密室浸沐在金色的海洋之中。在这绚丽高贵的光幕中,壁顶浮现出数千金字。与此前看到的,书页上浮动的虚幻字体不同,壁顶上的金字,厚重凝实,清晰了然,仿佛黄金融水,铸造而成。
在确定龙瀛神剑被盗走时,郭旭扬三人已做好了“毫无收获”的最坏准备,或者说,就算能寻到什么蛛丝马迹,估计也要花费很大的工夫。他们万料不到如此轻松、如此迅速,便能显现这番奇景。三人心中又疑又喜,同时仰头,将金字内容快速阅览,记在心中。
**最近写文又没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