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文继续,行军途中,偶然遭遇绝迹已久的华北虎,仅仅是一段简短的插曲。接下来所发生的事件,才真正令人记忆深刻。
随着夜幕降临,昏暗的天际乌云密布,如同一片随时可能倾盆而下的阴霾,积聚着一股即将爆发的混乱与激愤。狂风狂暴地卷起漫天黄沙,这对于这场惊心动魄的对峙来说,无疑添上了更加冷峻的气息。行军途中,未曾料想竟与鲜为人知的华北虎不期而遇,但那仅仅是命运的嘲弄。然而接下来的场景,足以深深印记在每一位将士的心中。
历尽艰辛的跋涉之后,我们的部队终于抵达了雍城。然而,城门紧闭,宛如一道无法逾越的屏障,这种异常的状况让我们的心头笼罩了一层阴霾。我们本欲在此城寻求一丝喘息之机,未料迎接我们的不是温暖的灯火,而是冰冷的城门紧闭,仿佛连天空也阴沉着脸,乌云压顶,风雨欲来,加重了心头那份莫名的压抑与不安。此时士兵们开始有些躁动,按照秦律,必将奋力出击,全力死战。可是对面守成将士也是秦军。甚至还是昨天还一起吃饭的三五好友,今日就刀兵相向。这种心理变化,如同巨石砸入平静的湖面,激起的波澜让每个人的思绪陷入了混沌的漩涡。
主和派大臣手持紧急公文,请求入城,然而得到的回应竟是太后的严厉口谕:任何人一律不准入城。我们立刻取出皇帝的诏书,期望以此作为入城的通行证。然而,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化为泡影。
约莫一刻钟之后,太后亲自登上城门楼,她的怒斥声在空旷的城外回荡。她指责我们无视她的权威,甚至搬出皇帝来压制她。然而,她的话语确实有道理:皇帝,也是她的儿子。哪里有儿子不听母亲话的道理。
正当我的思绪变得混乱时。眼角的余光瞥见不远处竟然还有另一支军队。我心中一阵狂喜,以为是援军到来。然而,现实的残酷很快打破了我的幻想。那并非我们的援军,而是敌人的部队。因为他们穿的并不是秦军的衣着。
“不好,是匈奴来袭!”我不禁小声的说了出来。
我仔细观察了一下人数对比,心顿时沉到了谷底。原本我们离开咸阳城时,带着三万精兵强将,信心满满地踏上了征程。然而此刻,我们却陷入了重重包围之中。雍城内的守军已有一至两万,而我们被外围的军队数量远超我们,在天空即将全黑之前,黑压压一片一片的看不到尽头。不久之后的如繁星般的火炬亮起,更是验证了我的猜测。
我们被包围了!
未曾料到的是,嫪毐这厮(相当于现在的“混鸡蛋”)竟然勾结匈奴人,还来围攻我们。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陷入了绝境,众将士也不由自主的握紧了手里的武器。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死存亡之际,每一个决策都至关重要。然而,无论结局如何,这段经历都将成为我们永生难忘的记忆。
尤其是我作为匈奴后裔的身份,到底应不应该参战呢?
/*/*/*/*/*/*/*/*/*/*/*/*/*/*/*/*/*/*/*/*/*/*/*/*/*/*/*/*/*/*花絮或补充解读
再次感谢百度搜索,360搜索,方便查阅文中出现的或涉及的古代物品或事件
1、《汉书·匈奴传》记载,单于遣使遗汉书云:“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不为小礼以自烦。““胡“在匈奴人眼里是天之骄子的意思,可比之中原之天子。由此,中原人可能是根据其自称而称其为“胡“的。后来“胡“的意义范围逐渐扩大了,演变为对北方和西方外族的泛称。这是站在“胡人“的视角上分析的,若是站在中原的立场,情况则大有不同。
2、以“多须“命名胡,古字本做“胡“,指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大概因游牧民族都长着大胡子,故而以貌取人,称其为“胡人“。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马踏匈奴“中被马踩在脚下的匈奴就是个大胡子形象。对于胡人的相貌,史书没有过多描述,但可以从画像砖、壁画、雕刻等图像记录中得到印证。
3、根据现存史料,先秦时期华夏族将北方游牧民族称为北狄(其时有四夷: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所以胡人是指西方跟北方的外族。匈奴就是北狄,但是更好划分。所以本章用匈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