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夏斌大学四年生涯眨眼即将画上句号。四年风雨兼程,四年春华秋实,他在起早贪黑、呕心沥血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日夜。他从不敢懈怠,因为他深知,前途希望会在松懈中变得遥不可及;他始终向前奔跑,因为他想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四年来,他脚踏泥土地、吐露芬芳,取得了斐然成绩,基本每个学期都获得学校一等奖学金,多篇诗文见诸各大报刊明白,成为系学生会主席,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切都如此金光闪闪、星河耀耀。
他在做最后一个冲刺,努力用一篇优秀论文为自己的大学生活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告别可亲可爱的校园生活。他广泛阅读有关文学的各种文献资料,精研细读、融汇贯通、寻求灵感。
日之所思,夜之所梦。近来的广泛阅读和深入思考,使他经常游走在远古时代的历史人物之间,历史四大姜王昭君、西施、杨玉环、貂蝉经常闪现在眼前,王昭君为了朝廷安稳、安抚匈奴,甘愿只身离开故土、远嫁匈奴帝王单于,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装点了中华文化;西施以自己沉鱼落雁之容、聪慧机灵之智在历史长空中留下了独特印记,成为绝无仅有的“西施一绝”;杨玉环姿质丰艳、能歌善舞、通晓音律,得到唐玄宗的万般宠爱,最后却被赐死于马嵬驿,只留得一片悲凉和几袋香囊;貂蝉集美貌和才智一身,为了国家利益宁愿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幸福,历史却并没有给她一个公正的评价……这些历史人物既生动鲜活地展现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的抗争,也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历史的悲欢离合、阴晴圆缺,当一切沉寂在历史的尘埃中,后人又应当从中采撷、汲取、体悟些什么呢?
一天深夜,夏斌在睡梦里游走于西施与貂蝉之间,现场体味和感受了她俩为了国家利益的内心挣扎、作出的艰难决择,她们的命运何其相似,又迥然相异,心系感慨之。他把这灵感稍纵即逝,强迫自己睁天眼睛,在笔记本上快速写了论文题目《西施、貂蝉的同中之异——女性文学形象之比较研究》。
第二天上午,他向自己的导师报告了论文题目和写作思路,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肯定。于是,他夜以继日、挑灯奋战穿越在历史的长河中,开始游目骋怀、行云流水撰写毕业论文。
西施和貂蝉在政治背景中既有相同之点也有差异之处。她俩都身处封建社会,在极度男权社会中,作为政治工具,为了国家安宁,奉献了自身的甜美爱情和青春年华;她俩均具有浓厚的女性意识、尚侠思想,毅然决然选择了舍小图大、慷慨赴义。但她俩又不尽相同,西施对传统礼教观念带有一定的叛逆和挑战,她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追导内心自由,具有自身的贞节观、情义观、世俗观,具有明显的进步和突破意义;而貂蝉生活在战火纷飞、诸侯争霸的三国时代,体现为政治的陪衬品,自身不够丰满和健全,展现出“救国”与“误国”的双重特性。
西施和貂蝉的爱情思想既有共同特点也有明显不同。她俩才貌兼备、聪慧过人,有着相对复杂的的感情纠葛;既反映出封建传统的女性形象,代表了女性的崛起和进步,但又都囿于时代,沉寂于时代。但她俩又相去甚远,西施全面超越传统观念,既倚重爱情,又能明辩大是大非,既有真情真爱,又能克制男女私情,具有笃实的爱国品质,吴国灭亡后,越王勾践以隆重的礼遇迎接她返越,受到了国礼待遇,受到了国人的尊崇和重视;而貂蝉与吕布开始并不相识,也没有情感基础,很难让人联想到真情实感,貂蝉更像是一种推动政治格局的手段和工具,是典型的政治牺牲品,亦是孤独行走、可怜至极的爱情弃儿。
西施和貂蝉的文学表现手法既有同工之妙也有异曲之别。作者梁辰鱼和罗贯中借助对她俩的描述,展现作者自身的内心世界、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叙述充满张力,情节扣心人弦,描写侔色揣称,架构逻辑清晰,让读者欲罢不能、思绪飞扬。但又各用千秋,梁辰鱼笔法细腻入木,深度刻画女性细微的心理变化和内心活动,以完整的叙事架构,全面展现了西施独特的人行境遇和悲剧性内涵;貂蝉在罗贯中的作品中属典型的扁平人物形象,她没有立体、综合性格,也没有多面发展,如果用一句直白话概括,貂蝉就是司徒王允家一位既能够做到恩图报、深明大义,又思想极其简单、情感较为单薄的色貌俱佳歌伎。
西施和貂蝉所折射的文化内涵既有深度统一也有扬镳之态。她俩既表达了女性观的进步,一定程度展现了女性文化;又受到较多局限和囿制,骨子里仍然是男尊女卑。但又有分道之别,世人对西施让充满了同情、理解和尊重,她集丰姿、精神和风采于一身,具有深明大义、赤诚忠胆、甘于奉献的优良品质,折射出厚重的具有民主色彩的先进女性观;貂蝉忍辱负重,费尽艰辛完成政治任务后,皇室和各路英雄豪杰对她并不认同,其结局不知下落、草草收场,世人对貂蝉更多的评价是“红颜祸水”,貂蝉悲剧命运,折射出一个没有过多个人情感,也不计较名节和个人得失,放弃个人幸福和追求的女性形象。
撰写比较文学论文的难度较大,其论点、论据、论证都必须在全面了解详实背景、完整内容之后,才能精准提炼、准确判断,多数大学生都不敢尝试从比较角度研究文学作品、写作手法和文学形象。比较文学的创始人、鼻祖为世称“盖世奇才”“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先生,他一生守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足以可见要求之高、难度之大。
夏斌独辟蹊径、独树一帜的论文,在北大校园引起了不小震动。在论文答辩时,他结合自身穿越的独特体验情感和现实生活的波澜起伏,引经据典、鞭辟入里、逻辑缜密,征服了所有评委老师,大家一致评价其论文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