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皇帝这般追根究底、穷究细节、只论实事的作风,他们只能无言。皇帝完全不用他们擅长的方式与他们打嘴仗,问题太尖锐。难答之下,话中的讥嘲之意更愈发明显得让人难堪。
“朕以为,天心气运实为民心,天数实为人为,得民心者得气运。得民心即在于人为施政,人为施政之结果即是气运天数,并无什么玄虚之处。”御座之上,王战金口直断。
“吾皇圣明,吾皇圣明啊!”听得王战对天心气运的见解,蔡懋德直感振聋发聩,只觉得圣上是一朝开悟得成圣君,自然是激动万分,急急出班。
天心即民心这话听得多也说得多,可是“天数实为人为”这一句在蔡懋德看来实在是因果分明,直指本源,一针见血。
“吾皇圣明。”
“吾皇圣明......”
有人赞颂皇帝圣明,无论听了皇帝前面所言心里已经有了什么想法,其他大臣自然还是要跟上,而且皇帝这句话本身也挑不出什么错处。
“诸位爱卿请起,且不忙称颂,朕还没说完。待朕说完,你们再决定是否称颂吧。”王战似笑非笑。
“......”
如此称颂,皇上居然没有很高兴,群臣心中愈发惴惴。
“历朝历代初期,政治清明,百官清廉,士绅豪强侵占的田亩不多,百姓都能获得不错的收成,税赋不高,都能活的不错,此时黎民百姓心向朝廷,则国朝气运鼎盛。”
“而到了中期,贪官污吏、士绅豪强过上了好日子,家族中人经商的经商,开矿的开矿,却尤嫌不足,越发的贪婪,侵占的田亩越来越多;他们互相勾结、横行不法,享受着种种特权,却半点义务也不想承担,对他们来说只是九牛一毛的田赋还要转嫁到穷家小户身上。百姓经过百年太平时节的繁衍,丁口越来越多,家中的田亩却越来越少,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一年一年,吏治越发的败坏,国法对士绅权贵形同虚设,刑罚只施于贫苦百姓之身。百姓的田亩越发的少,被转嫁到身上的税赋却十数倍、数十倍的增长,这还不算火耗、耗余、鞋底钱之类种种法外的盘剥。”
“贪官污吏、士绅豪强已经富可敌国,贪欲却是永无止境,愈发的贪婪无耻,每年收粮之时低买,青黄不接之时高卖,若逢灾年荒年,更是囤积居奇,斗米数两银,逼着老百姓卖田卖宅、卖儿卖女,逼着老百姓要么阖家自尽、要么卖身为奴、要么沦为流民四处乞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此时的民心便只剩下了恨,恨天恨地恨朝廷,恨官恨吏恨皇帝,此时,便是皇朝终末,诸公所说的‘天数’便要降临——此时之国家,看似鲜花着锦,实则腐朽衰弱,或是活不下去的穷民百姓一朝揭竿而起,或是外族趁虚入侵,总之会有天翻地覆之巨变,结果便是摧枯拉朽、改朝换代。这,便是历朝历代兴衰之根由。”
王战目光炯炯,条理分明,环环相扣,将王朝由盛转衰说得清清楚楚、通俗易懂。
御座下诸大臣已经被这番话震的近乎麻木,已经不知该如何看待眼前的年轻皇帝,在朝堂上历来最具战斗力的御史和给事中亦俱皆哑口无言。
“士、绅、官、商勾连成一座百姓头上的大山,遮天蔽日。这座大山享受着免赋免徭、加征加派的种种法外特权,吸食百姓膏血,却不愿承担任何义务,连一斗米的义务都不愿意承担,这种种特权便是百姓愤恨之因、便是百姓与朝廷离心离德之由,便是亡国之端。”
大臣们麻木了,王战心中的狂风暴雨却还没有倾泻尽。
“朕告诉你们,特权最为让老百姓感觉不公平,最为老百姓所痛恨。贪腐亦为老百姓所痛恨,但老百姓虽恨贪腐,却也知道贪腐只能偷偷的,不敢堂而皇之,露出来就会被朝廷惩治,所以贪腐还不至于让老百姓感觉到极大的不公平。而优免特权却是堂而皇之的、没有任何风险的公然凌驾于‘公平’二字之上,凌驾于国朝律法之上,公然地吸食老百姓的血汗。”
“老百姓恨到极致,便是不再求活,便是不计生死、恨不得与满朝权贵同归于尽、恨不得与国偕亡!”论辩至此,王战已经是不吐不快之势,“圣人言,‘三恒之子孙微矣!’岂是虚言?诸位爱卿,即便你们不在意老百姓,也要想一想自己、想一想自己的子孙。皇朝更替之时,有多少王公贵族、士绅大户被杀翻在地、断子绝孙?三恒之子孙安在?还真以为可以肆无忌惮的富贵万万年吗?”
王战重重的一拳捶在御案上,拳下震响与口中惊雷相伴而出,传遍大殿。
......
皇帝相问,群臣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