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晚上的公司食堂明显比星期五晚上的公司食堂多一些人。有的人脸上写着一天的疲惫,有的人充满了完成单子的喜悦。
姜晴并不是食堂的常驻客。难得不用加班,姜晴还是选择在食堂解决晚饭。她承认,这其中有江河的原因。
今天早上到达地库的时候她才知道,昨晚江河的车就那样被扔在路边。姜晴又感到有些抱歉,系好安全带后说,“三百回合。”
和之前一样,江河把车开到距离公司两个路口的路边。等姜晴坐上驾驶座,他站在副驾驶窗边,“你先走吧,我走过去。后天见。”
他像变魔术似的变出早饭时姜晴拿出来送给他的吉他挂件,“这个,谢谢。”
姜晴微笑,和江河道别,“拜拜。”
这样的道别好像显得过于冷漠,姜晴又道,“养精蓄锐。”
江河笑,“好。后天见。”
姜晴从右边收回视线,正要踩下油门,江河扒上车窗,“姜晴。”
“怎么了?”
“今天还可以见到你吗?”
等到姜晴从早上的回忆里回到现实的时候,面前的一碟豌豆蘑菇已经没了豌豆的踪影。
姜晴有些辨别不出江河的话到底是不是玩笑。可能只是普通的邀约。但扒着车窗的江河表情很认真,没有一丝轻浮的味道。
或许是因为两个人隔着一辆车,让她产生了靠谱的错觉。可是两个人一般是负距离,不应该会再有什么“距离产生美”的距离滤镜。
姜晴点亮手机屏幕,晚上六点,没有新消息。
在地库的时候江河说过会自己去取车,今天在不提前联系的情况下压根就不会再有见面的机会。
所以一定是男男女女逢场作戏的鬼话,姜晴有些恼火。恼火自己一天吃了两餐食堂。
她当然不会主动联系江河,两个人只会在星期三有联系。当然这两个礼拜意外太多。姜晴觉得事情还是要回到正轨,比如不要再去家里,比如老实在星期三见面,比如不该因为那句话到或许能见到一面且不会显得十分刻意的公司食堂来。
恼火归恼火,姜晴并不打算联系季云临。这是为了避免有可能出现的尴尬,姜晴安慰自己。
人不找事事找人。姜晴咀嚼完最后一口米饭,有微信消息进来。
季云临:“来一趟。地址是:……”
姜晴:“?”不仅仅是微信回复,姜晴本人的状态也如同这个问号。
在“季云临居然也有一天会主动给我发微信”的巨大震惊之余,姜晴首先排除季云临有生理需求。其次并不认为自己有“季云临说什么她就要去做、就会去做”的义务。星期一是她给季云临排班,不是用来给季云临使唤她的。从一开始就是。
季云临:“救命。”
姜晴迅速整理了一下,急忙地往地库走去。
从地址上看应该是季云临家,来不及感慨居然还有能见识他家的机会,姜晴不断猜测他到底有什么麻烦。
十万火急地赶到,还差点因为着急和小区保安吵起来,看到毫发无损的季云临时,姜晴在车上做的所有猜测都不成立。
能想到入室抢劫这种离谱的可能,就是没想到有个装醉的女人躺在季云临家的沙发上,而他对此一筹莫展的可能。
客厅。
姜晴好不容易把苏悠弄到季云临的卧室,坐在沙发上一撸袖子,看着眼前站着的季云临,欲言又止。
苏悠是那天遇见的挽着季云临的女人。姜晴认得出来。从季云临简单的叙述中,她拼凑出了事情的本末:无非是“本来不屑家长安排的见面但一见云临误终身死缠烂打登门装醉想要生米煮熟”的版本。
不用脑子想也知道季云临在这城市压根没有其他能够处理这种事情的女性朋友,甚至可能连女性朋友都没有。为了避免解释不清的问题,他只能找自己来。
“谢谢。”季云临同她道谢。
姜晴觉得今天季云临带给她的震惊太多了。
现在这种情况走也不是,不走也不是。走,留他们两个待在一个屋檐下等于白跑这一趟,带着季云临走把苏悠一个人丢在这里怎么样都说不过去;不走,季云临家只有一个主卧,在这里住下只能睡沙发——和季云临一起。
暂时思考不出什么解决方案,姜晴决定面对现实。桌上仍旧摆着吃剩下的残羹,姜晴起身,准备收拾一下桌子。
桌子看起来还算大,不知道能不能睡人。
“这都是她做的?”
季云临见姜晴准备收拾桌子,也跟着一起,“嗯。我还没下班就接到她爸电话,说是已经在我家门口了。”
“她爸?她爸能让她在你家过夜?”
“她喝酒之前跟我说,和她爸说了在我这吃完饭就去朋友家住,今天不回家。而且一定不能让她爸知道她喝酒,不然她就完蛋了。”
“她自己没提前联系你?”
“联系了。我没接。”
姜晴觉得这不像是一个冷静的成年人能够干出来的事情,“我冒昧地问一下,她几岁?”
季云临面露疑惑,“不知道。小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