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之外,其他人基本都是说自己笨没有办法。
只有商辂有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启禀皇上,臣觉得商税一下收那么多商贾负担不起,臣觉得先定一百万两为好。”
商辂把商税在于谦的基础上,定了一个一百万两的数字,这个数其实很好实现。
要是皇上同意,大家皆大欢喜。
皇上实现了增加税收的目的,士绅隐藏的田产田赋一百五十万两,商税一百万两,加起来就是两百五十万两,朝廷的税收翻了一番。
他们也帮士绅们省了很多税,各级官员的俸禄也可以涨两成。
朱祁钰没说话,而是看向胡濙和王者,于谦和商辂说的都不是他想要的。
数额他已经定了,五百八十万两,漏收的田赋两百万两,商税三百八十万两。
“启禀皇上,田赋这块没什么可讨价还价的,两百万两就是两百万两,历年的记录都可以查。
至于商税,臣觉得三百八十万两已经很少了。
这个数不能少,涨两成本色看似不多,但覆盖到各级官员,加起来的总数就很多了。”
胡濙知道皇上给的数已经是底线了,再降也就是把零头降了。
考虑的中间的损耗,余地要留大一点,到时候即便完不成,也不会差太多。
最重要的是各级官员的本色涨上去,到时候大家既念皇上的好,也念他们的好。
“臣以为,当以六百万两为总数,田赋二百万两,商税四百万两。
最后,即便不足,也不会差很多。
到时候,各级官员就可以多领两成本色。
臣恳请皇上,这些税收上来后,给各级官员补发三个月的本色。”
王直在周忱基础上,又给各级官员谋了一份福利,三个月的本色也不少了,不少官员可以过个好年了。
“王尚书,只要能收上来了五百多万两,朕就答应你的请求。
周尚书,户部把你和王尚书提的意见需要的总数算出来给朕。”
朱祁钰要知道这部分需要多少,若果朝廷真的收上来,那他自然会兑现。
而且也明确说了,底线是五百万两。
周忱觉得,他成为三公的目标不远了。
按照五百万两算,今年的总数就有七百多万两了,明年努力一下,一千万两问题不大。
“既然尔等没有教朕的,那朕也不勉强了,此事就交给大宗伯、王尚书和周尚书去办。
户部牵头,吏部和礼部协助,把任务分摊下去,海南省除外。
各省完成任务的,各级官员涨本色两成,补发三个月的本色。
全部发银子,从这次增征的税银中扣。
户部、吏部和礼部官员,完成两百万两两涨本色两成,完成三百万两,补发一个月本色;
完成四百万两再补发两个月本色,完成五百万两,再补发两个月本色,完成六百万两再补发三个月本色。
其他衙门,等朝廷完成五百万两的赋税征收后再涨两成本色,补发三个月本色。”
朱祁钰也不跟陈循等人商议了,直接做出决断,你们不想爱惜名声,那就一边待着去吧。
“臣遵旨!”
胡濙、王直和周忱欣然领旨,这件事办好了既得到皇上的认可,也帮各级官员谋到了福利,又帮皇上树立了好形象,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