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枢始终强调清军强大,不能掉以轻心。红娘子吃过亏,深以为然。袁枢的目的是让手下不能掉以轻心。
我军纪律战术素养都不错,但组织还要强化,枪法要重点训练,阵型要演练到闭着眼睛也能完成。
袁枢将我军优缺点一一阐述,并记录。
接着,根据我军特点,讨论布置与清军打仗的战术攻防体系,详细到三人为一个战术小组。
讨论完成,袁枢又提起,军队的钢盔、棉甲,不日将抵达前线。单兵防御用品到达,将再次降低我军的伤亡比率。
最后,袁枢将总结汇总成文,做成军事邸报交锦衣卫发往南京,并抄送给前线各部,安庆黄得功部也发了一份。
第二天,为阵亡士兵举行军事葬礼。
烈士陵园刚开始建,但下葬是可以的,所用棺材石碑在济宁城都有。
济宁驻军军官士兵、医护兵,济宁官员、当地士绅及百姓代表均到场参加。
按现代军事葬礼步骤:袁枢主持讲话,奏军歌,在场人员默哀三分钟,致悼词,脱帽鞠躬,行鸣枪礼,覆盖国旗,下葬。
袁枢宣布仪式结束。
整个过程庄严肃穆,给牺牲士兵以国家荣誉,特别震撼人心。
以前封建王朝从未给予普通士兵如此荣耀,墓碑刻字,相当于千古流芳啊。
老百姓跑纷纷过来,问道:“袁大帅,您的军队还收不收兵?我把我儿子送来,他要是战死,那也是光宗耀祖啊。”
“大帅,你们还有女兵啊,我家侄女送进军营,赏口饭吃就行。”
张凤翔出面挡住老百姓,道:“愿意当兵的,到我衙门登记选拔。”
这张凤翔,原是大明工部侍郎,南逃准备去南京的。先在老家东昌组织起义反抗清军,暴动成功后,又南下来到济宁。被袁枢留了下来,任兖州府知府,负责地方管理以及协助军方事宜。
于是,一众百姓,呼啦去了官府衙门。
军事葬礼及大明新军仪容,给到兖州府百姓大大地震撼,成为百姓口中的谈资,民心所望。鲁南、豫南地方县市逐渐派人联系南明,希望大明派员前往接收。
袁枢请示朱由崧后,商议由张凤翔负责,红娘子协助,向各地派驻接收官员。
自此,北方民意逐渐转向大明,天时、地利、人和,有利于朱由崧在北方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