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的凤凰行宫成了一个巨大的战争策源地,枢密院和兵部的年轻官员们,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的作战方案,然后又按照杨竞,曾泰,宋武等人的意见,不断的丰富完善。辽藩这次真是用上了全力,毕竟是国战,马虎不得。
内阁这边,则是在玄鸣殿开始了后勤保障的细节完善过程,从粮食储存,火药赶制到干粮分发,武器回收,都被设计出了多个方案,然后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执行。方案制定的越细致,执行起来可能出现的偏差就越小。
“要把工作做在前面,很多物资完全可以提前囤积。很多物资完全可以提前启运,只要是对打赢战争有帮助的物资,都可以往前线运输了,不要等待,白白浪费时间”吴晋拿出了宰相的气场,直接开始布置了工作。
民政上的事情,内阁权限很大。杨竞本来也不是集权之人,所以吴晋作为辽藩的宰相,完全有权力调动后勤物资,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准备。
几天后,大辽王后吴青阳也来到了凤凰行宫,住进了杨竞的凤凰殿偏殿。吴青阳也是个急性子,在杨竞的同意下,直接召见了吴晋等人,对建立对高句丽战争的医疗支援体系作出部署。
辽藩现在的医疗体系很奇特,主要是以公立医馆为骨干,私人行医为补充的医疗体系。具体情况是在襄平城和辽藩九郡的郡城设置一家综合公立医馆,其中襄平城作为大辽的王城和襄平郡的郡城,有两所综合公立医馆。
一般综合医馆的命名就以当地郡的名字命名,比如襄平郡立医馆,松江郡公立医馆等等。襄平城还有一家大辽国立综合医馆,这是由内阁出钱养着的公立医馆。
综合公立医馆提供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四个学科的诊疗服务,全部的费用都是由内阁和各郡太守府出。百姓瞧病也是象征性的收取一定的费用,基本上可以说是免费。当然了,能够提供的诊疗服务也是很有限,毕竟这个时代的医疗技术水平可以说的上是一言难尽。
除此之外,在各县,每个县还有一所次一级的公立医馆,也是以地区的名字命名,比如台安县公立医馆,抚顺县公立医馆等等,这些医馆和郡里的综合医馆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技术力量薄弱了一些。
在各乡镇,则是有免费的中医馆。这个免费,也只是提供10种免费的药品而已,如果你得了这10种以外的疾病,还没有钱看私人诊所的话,那就是只能听天由命了。
但即使这样,杨竞和王后吴青阳也被誉为活菩萨了。要知道,在杨竞就藩襄平前,整个辽藩百姓的平均寿命也就不到40岁,记住,这是平均寿命。杨竞就藩以后,经过五年多快六年的统治,辽藩的人均寿命竟然突破了50岁。
当然了,这其中最主要因素是杨竞推行的以土地改革政策为核心的各项经济制度,让辽藩的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免除食不果腹的困扰。要知道,即使在现在,大梁关内各地每年饿死的百姓都在10万人以上。辽藩在杨竞就藩后的第二年,就没有饿死过人了。
再加上,杨竟推行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就更加了增加了辽藩的人均寿命。不说别的,就一条“喝热水”就大大降低了辽藩百姓感染大肠杆菌的概率,无形之中就增加了寿命。还有什么饭前便后要洗手啊,在城市推行公共卫生间等等,这些举措都是杨竟带给辽藩百姓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辽藩的公立医馆除了治病以外,还有健康教育的职责。五年多来,辽藩的公立医馆可以说的上是成绩显着。而杨竞为了提高王后吴青阳的地位,就让吴青阳负责整个辽藩的公立医馆的工作。
去年,吴青阳提出了所有建制乡镇公立医馆全覆盖。其实当时吴青阳最挠头的不是资金问题,毕竟辽王府向来十分的有钱,而且她自己也有一定的资金。但吴青阳十分苦恼人手不够的问题。毕竟医学是一门技术,不是随便说说话就能看病的。
后来在杨竟的启发下,吴青阳主持创办了大辽基本卫生学校,后来改名为大辽皇家医学院,吴青阳任首任祭酒,杨竟担任名誉祭酒。吴青阳还缠着杨竟,编制了《基础医学知识》等教材,开始规模化/体系化培养医学人才。
今年的六月份,经过皇家医学院1年期培训的医务官,已经被派往了辽藩各地的乡镇,开始建设乡镇医馆。为了尽快培养人才,皇家医学院的短期班学制就只有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