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闭一睁,一夜就过去了。
翌日一早,钱逸群闻鸡而起,让门下侍婢准备了牙粉清理口腔,洗了把脸,兴冲冲往周正卿房间去了。
周正卿还没起床,被钱逸群堵在床上,朦胧中只是庆幸昨晚没有让美姬陪寝,转念才想道:这钱九逸今早才来耍酒疯?
“务德兄,若是你觉得钱某可交,还请自报家门。”钱逸群一脸严肃道。
“你没喝醉吧?”周正卿一脸惊诧,“连我都不识得了?”
“你,我自然认得,我是说兄台家门。”钱逸群道。
“吴江周氏啊。”周正卿披上衣服,疑惑,“九逸兄,你没事吧?”
“我实在想不起吴江周氏到底是何来历,还请直言。”钱逸群追问道。
“唔,这不怪你,我大父为人极不喜招摇,门下子弟多是谨慎读书之人。”周正卿说走了瞌睡虫,兴致大起。这些日子相处,他总怀疑钱逸群并不知道周家地位高超,但又不能巴巴地跑上去解说族谱,那样会被当做是以家声为耀的纨绔子弟。这让他十分郁闷。
现在总算等钱逸群自己来问,心中憋着的一口气总算可以尽数吐出来了。
原来吴江周氏以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为始祖,世代都是理学正宗。周敦颐九世孙周澳谪居江南,其子周德迁居吴江,由此开创了吴江周氏谱系。
“我高叔祖周恭肃公,讳用,官至吏部尚书。”周正卿见钱逸群面无余色,估计他不知道自己高叔祖的分量,又道,“太仆寺卿周忠毅公是我堂叔,讳上宗下建。”
钱逸群见过《周恭肃公文集》的书目,知道周用是明朝水利专家。至于周宗建是谁就有点茫然了,微微点了点头。
“就是骂魏忠贤‘千夫所指,不识一丁"的那个铁御史。”周正卿察言观色,解释道。
钱逸群这才喔了一声,表示有所耳闻。
周正卿换了口气:“我大父是万历二十六年进士,由庶吉士历迁少詹事。天启时为礼部左侍郎,曾任东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眼下致仕在家,优游林下……你该知道了吧?”
“失敬……”钱逸群心道:你说那么远干嘛?直接说你爷爷是吴江故相周道登不就行了?
周正卿自以为成功镇住了钱逸群,故作悠然道:“九逸兄怎么想起问这事来?”
“还是昨晚那事,”钱逸群在床边坐下,双目直视,“文伯温真是慧眼如炬,你不如他。”
“唔,何出此言呢?”周正卿涵养好,一点都不以为忤。
因为掌握了话语权的人,就控制了人的思想。文家本来就有号召力,等《墨憨斋志异》广布天下,在其中暗藏自家臧否,那将是何等声势。
周正卿听钱逸群分说完毕,心中如擂鼓一般。他细细品过钱逸群的每句话,暗道:的确是这个道理。不过,说起来文伯温恐怕也没看那么深,否则怎会只拿出五百两银子入股?
“入股之事的确需要再议。”周正卿道,“这事我回去与家里长辈商量了再说。不过犹龙先生即将要去丹徒就任,恐怕有些麻烦。他们世言堂收录的秘闻,对于故事的编撰,恐怕少不了他们。”
“你家朝中关系这么过硬,就没点办法让他去不成么?”钱逸群觉得自己的经制正役很宝贝,但是人家的八品训导就不算什么了。话一出口,他自己也想通了这层关节,不由暗暗一笑,对自己的卑鄙无耻表示理解。
“哈哈,好你个九逸,竟然断人功名路。”周正卿大笑起来,好像心有默契。
“犹龙先生那等人物,肯定将世言堂发扬光大看得比自己功名重要。”钱逸群理直气壮道,“我们只是帮他铺路而已。”
()
“明白明白,”周正卿拉住钱逸群的手,“九逸兄,这事你是首倡。依你之见,我们该出多大的股本?”
“这事肯定不能一家来干,否则效仿蜂起,真假难辨,徒然内耗。”钱逸群想了想道,“这就看你们几家大户怎么分了。我先说一句,我钱家小门小户,留点汤水给咱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