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授部的作业已经该交第三篇了,李勃决定集中一些业余时间,把精力用到如何完成作业上。
小说、散文都已经各交了一篇,这次应该有一个新的尝试,换一种文学样式。
李勃决定写一篇报告文学,反映一下改革大潮中的人物形象。
李勃最早接触报告文学,还是在村里上小学时。那时,全国各大报纸都在转载徐迟写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部写于1977年9月的作品,描写了著名数学家陈景润,为发展祖国的科学事业,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攀登数学高峰的感人事迹。主人公童年生活不幸,解放后在党和人民培养下学有所成,经王亚南、华罗庚等“伯乐”的引导,立志摘取“数学皇冠上的明珠”——研究哥德巴赫猜想课题。作者采用了新颖的表现形式,在尝试反映主人公科研活动的同时,着力刻画其富有个性特点的精神生活与思想品格。透过“古怪孤僻”的表象,展现主人公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与人生经历,发掘其内在的本质特征。作品选材典型、生活画面和细节描写明晰动人,想象丰富、文笔优美,叙事、抒情与议论熔为一体,具有饱满的诗情和深刻的哲理意味。作品不仅获得了1977—1980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而且在全国掀起了一个报告文学热潮,唤醒了全国人民对科学的追求,对科学家的热爱,使全国上下迎来了科学的春天。
李勃知道,自己不可能写出如此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作品。偏居于这个小小的劳教所,视野受到局限,思维也不可能太超脱,还是得立足于实际,从小切口入手,用一滴水来展现太阳的光辉。
写身边人,说身边事,描绘看得见的风景,应该是最得心应手的。结合面授课上老师要求的,报告文学应该具有的新闻性、文学性、政论性,融合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以及文学的审美和批判功能,认真调查,缜密思考,大胆求新,小心落笔。李勃自认为,是可以写出一篇像样的报告文学作品的。
上次内部招聘,是所里重大改革举措之一,也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大趋势、大潮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李勃想到了张天兵这个人,落聘不落志,重新上岗后,以积极的心态,昂扬的斗志,投入到养鸡场的工作之中。
经过一番构思,积极谋篇布局,李勃起草了报告文学《大浪淘尽的并不都是沙》。浓墨重彩地描写一个落聘者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明昭世人,在改革的大浪大潮中,淘尽的失败者之中,并非没有英雄。世人的观念必须彻底改变,“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这一固有观念应该改一改了,不再使如鲁迅先生等所说的“中国少有失败的英雄”成为现实写照,成功与失败不能再作为区分是否为英雄的唯一标准。
李勃把起草好的文本拿给张天兵看。大中午头,别人都在午休,两个人围绕这篇作品,在生产科进行了一场涉及十分广泛的对话。
“兄弟,你找我、写我,那算你找对对象了。”张天兵一副十分得意的神态。
“张兄,你是如何看待荣誉的?”李勃还想彻底了解写作对象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
“不瞒你说,我视荣誉如粪土,一点也不夸张。在评比1986年度先进个人时,我就被评为模范。那时,我就找了当时的李高飞政委,坚决辞掉了。我自己认为离模范的标准还有很大的差距,不能滥竽充数。在评定1987年度的先进个人时,本来没我啥事,但所领导面对实际,又听了有识之士的意见,补选我为先进工作者。”
“这个我是知道的,你那笔200块钱的奖金,可是我好几个月的工资啊!”
“咳,别说了,常言讲,人是好人,钱是龟孙。领到那200块钱,我都不知道该咋花?”
“谁拿着钱()
烫手啊,到哪个大商场转一圈,半天都可以花光!”
“看你说的,我是那种大手大脚的人吗?我当时就想把那笔钱,捐给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但又怕别人说我沽名钓誉。”
“那你究竟想怎样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