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发明了考试制度,把“考”与“试”完美结合起来,就可以甄别学识的优劣,选拔优秀的人才做官,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老百姓说:“是骡子,是马?牵出来,遛遛!”
有考试,就有应试。舞弊,是应试的投机之法,它破坏了考试的真实与公平。考试舞弊,什么时候都是丑闻,举办者都会采取措施,避免舞弊事件发生。
学校组织期末考试,发明了插花考。
考试开始前半个小时,教务科的汪登举科长走进教室,登上讲台,对台下有些惊愕的同学们说:“本次考试进行改革,实行插花考试,大家听我口令,二四六列的同学起立,带上自己的考试用品,去一班考试。”
教室里噗噗腾腾一阵忙乱,但很快,21个同学就带着钢笔、铅笔等文具离开了教室。
很快,一班的21名同学来到四班。
汪科长看一班来的同学坐定,接着说:“请大家注意,今天的考试科目不一样,一班的考《国民经济计划原理和方法》,四班的考《统计学原理》,大家交卷时,一班的放在讲课桌的左边,四班的放在讲课桌的右边,不要搞混。”
而后,他又在黑板上,用红色粉笔书写了两个班的考试科目,换成白色粉笔写了5条考试须知。
考试预备的铃声想起,两名监考老师一人负责发一个考试科目的试卷,特意提醒:“请同学们拿到试卷,可以先写上班级、姓名,可以先看试题,但不准作答,必须等考试铃声响起,才能正式开始做题。”
李勃看到,教室里坐满了人之后,又像一个完整的班了。他感觉空气又浓重了,二氧化碳的浓度也提高了,气温也好像升高了几度,把人热得用扇子使劲扇,也难解周围的暑气。
监考老师似乎看出了端倪,就让靠近门窗的同学,把所有的门窗全部打开。一丝清凉的空气吹进来,但不一会儿就被人的体温加热,充塞进燥热的空气里,再也难以区分。人人都成了“汗鬼儿”,汗象温泉一样,从毛孔里涌出来,足可以使每一个人洗一遍热水澡。
考试开始了,仅有钢笔在纸上行走发出的沙沙声,再也听不到扇扇子的声响,尽管空气还似原先一样闷热。
教室外想起“嘟——嘟——嘟——”三声口哨响,监考老师提醒:“请大家注意,还有30分钟考试时间,没有答完的同学抓紧时间答题,已经做完题的同学,不要着急交卷,仔细检查一下,有没有漏题,有没有更好的答案。”
考场上有了一阵小小的骚动,个别同学开始抓耳挠腮,胆子大的动起手脚,瞅空就翻看一眼课本或课堂笔记。这要冒很大的风险,如果被监考老师发现,就要倒霉了,轻者把书本收走,重者通告,试卷作废,不准补考,记录在案。
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受到考试纪律的约束,不免胆怯,也不敢太放肆。如今,又有其他班陌生同学的现场监督,更加不敢轻举妄动。
分过来的一班同学更惨,如果考试题不会,一点办法都没有。夏天穿的衣服单薄,想藏个小抄也没地方可藏。真要考不及格,那也只能等下次补考了。
看来学校组织插花考试,也仅仅是一个试验,到第二场考《高等数学》时又恢复成原来整班考试的样子。
据说,第一场考试结束以后,教务科组织考务人员、任课老师、研究人员等一大帮人对插花考试进行效果评估,认为总体效果很好,舞弊现象大为降低,考试秩序良好。
但任课老师在评卷以后,发现被调到外班考试的同学的考试成绩普遍下降,比在原班考试的同学平均低10分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