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李勃和朱超伦在寝室下象棋。
“老李,这不是你的正常水平呀!已经连输三盘啦!”朱超伦感到不可思议,平常两人对弈,也就半斤八两,谁也没有绝对把握赢对方。
“老朱,不下了吧,我精力难集中,心烦意乱,总在胡思乱想。”李勃要求罢战。
“好,不下了,谁也不想给臭棋篓子对阵。”朱超伦把棋子一推,起身去门外了。
李勃躺在床上,随手拿起一份《杂文报》。原来只想随便翻翻,不料却被一篇文章吸引住了。
这篇文章标题叫《谈灵感》,其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对于灵感,大家甚为有兴趣,而又觉得虚无缥缈。著名诗人余光中说,其实他也没有秘诀,灵感是很神秘的东西,灵感多的人就是天才。不过他自己的体会是,灵感不会拜访懒惰的人,一个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漫不经心,绝对得不到灵感。为什么有些作家、艺术家会江郎才尽,不再有灵感呢?就是他的人生经验好像写完了。
“推挡,轻削,重扣!”梁发亮拿着一个乒乓球拍,一边比划,一边嘟囔。
李勃扭头,看到梁发亮挥拍击球的动作,大脑突然灵活转动起来。
他想起来,河南电视台播的一台综合文艺晚会上,著名乒乓球运动员葛新爱和另外一名远动员,在台上表演拉弧圈球。两人技艺高超,执拍在手,多球对拉,迅猛、凶狠出击,拉起的乒乓球成了一根线,让人分不出有多少个球了。
李勃翻身下床,拿起一个乒乓球拍,也比划起快速拉球的动作。
由此,他又想起中央电视台春节体育联欢会上,世界冠军陈新华与棋圣聂卫平登台表演。陈新华的防区是半个球台,聂卫平的防区则是一条窄案子,还有一名年轻工人当助手,两打一。尽管如此不对等,陈新华还是技高一筹获胜。
想到这,李勃突发灵感,要创制一个别出心裁的乒乓球新打法。
寝室里的两张小桌子与教室里的单人课桌,并无二致,想必是学校采购时没有考虑寝室的生活特性,与课桌一并买回来了。
李勃找来几个墨水瓶子,放在两张桌子中间,当成隔离球网。嘿!大家瞧瞧,这不就是缩小版的乒乓球台嘛!
“发亮,拿个乒乓球,试一下。”李勃感觉可行。
梁发亮轻轻发了一个球,李勃反拨过去。梁发亮推拉,李勃反手一扣。
“好球!”从外边返回的朱超伦,突然大喊了一声。
朱超伦手痒,从李勃手中夺过球拍,与梁发亮对打起来。
“实验成功!不过,停了吧,下夜自习,继续交战。”
李勃看时间已经七点多,还有十来分钟就该上夜自习,连忙喊叫停。梁发亮和朱朝伦明显意犹未尽。
夜自习后,梁发亮抢占了一个有利位置,王栋梁也特别爱打乒乓球,两个人占了先,其他人只能当看客了。
这边激战正酣,门被猛地推开了。
“你们乒乒乓乓地,干啥家使的?”班长姚星辰推门进来。
“吆喝,班长你来啦!看我们的小发明,可以解决寝室锻炼问题不?”李勃连忙迎上去。
“好,我倒要看看,你们搞的什么名堂?”姚星辰把李勃拨拉到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