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秋收前还有几天时间,周东雨带上黄虎和赵甲,拿了几块黑板样品和粉笔,直接去了青州府。
找到了青州最好的书院,也就是老二箫静所读的书院。
这书院的山长是文人大佬郑启瑞,原是前朝首辅。
新朝建立后,皇帝惜才,又让其出任新朝幕僚。
在新朝稳固上做出了巨大贡献,后来告老还乡,开建了青州书院。
这书院的规模和师资力量,全国首屈一指。
就是京都最好的山溪书院,也不能与其媲美。
如今,山长郑启瑞已经退到幕后,手下40几个夫子,支撑了青州书院的教学和管理。
青州书院因为名声大,师资力量雄厚,弟子遍布大余各地,所以门槛极高。
当初萧静能进书院,也是走了罗成的后门。
一个县令还不足以争取到书院的名额,这个罗成背后的大神,可是当朝次辅老爹罗京。
算起来和郑启瑞同朝为官,私下关系甚好。
所以箫静在书院,各方面都有照顾。
周东雨见到老二萧静,“娘,你这次来青州府有什么事儿吗,刚从胶州回来不久,怎么不休息又出来了”。
“你娘我休息好了,正好来书院办事。
我要找你们书院的山长,有要事相商,怎么才能见到他”。
“山长平时不教弟子,我们很难见到,不过我来报到时,见过山长。
他告诉我如果有什么事可以先和夫子说,让夫子通传他。
那你就让夫子通传他,就说青州府正二品县爵前来拜会”。
周东雨也是正二品大员了,虽然没有实职实权,但这名头够响亮,也是金字招牌。
所以,很容易就见到了郑启瑞。
“山长,这位是我母亲大人,被皇上册封正二品县爵,今日有事前来拜会山长”。
对这个萧静,郑启瑞是有印象的,他是当朝次辅罗京儿子,县令罗成推荐过来的。
平时还是很高看的,前段时间这孩子还给他送来不少海货,自己夫人和孙子们特别喜欢吃。
特别那鱼干,可以直接手撕入口,味道极其鲜甜。
所以自然也对萧家人有了好感。
“原来是县爵夫人,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箫静是罗成推荐过来的,听夫子们讲,这孩子根基扎实,品行端正,缺少那么一点儿灵气。
经过这半年学习,相信秋闱中举,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儿。
郑启瑞以为这县爵来是关心和打听自己孩子学习情况,根本没有往别的地方去想。
周东雨开门见山,“我儿在书院学习,多谢山长和夫子教育培养,我也放心。
这次拜会山长,有要事相商。
前段时间我去胶州府,偶遇奇人传我密法。
我觉得让这技法蒙尘,真是暴殄天物,所以来青州府拜见山长。
山长可否去书馆一见,保证让你大开眼界”。
“那就去书馆,老夫倒想看看,县爵夫人口中的宝物有多珍贵。
于是,萧静带着赵甲和黄虎抬来黑板和粉笔,并指挥将黑板悬挂于墙上。
“大余的书院和私塾,夫子教弟子们读书写字都在纸上,很不方便教学。
而且市面上最便宜的纸张造价也不低,所以很多穷苦人家的孩子无书可读无学可上。
现在你看到这个板子,叫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