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衣坊干的如火如荼,这边还有十天,两季稻子头茬就要收割了。
三皇子刘恒带着秦升,还有一位名叫黄瑜的总管太监。这位太监是皇上派来的,听说这两季稻就要收获了,皇帝很重视,把自己的心腹都派过来了。
来到了盘龙村,萧家老宅不见了。
现在是巍峨的两进院子,很气派,有了官宦之家的味道。
随行的侍卫和太监们都让刘恒安置在了县衙驿站处,不想过多打扰萧家。
不转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可以在屋子出恭的厕所,只要拉下水就可以冲到粪池里。粪池经过发酵和处理,可以制成农家肥。
男女区分的浴池,还可以大家一起洗热水澡,太不可思议了。容纳25人就餐的大餐桌,还可以旋转。
五个作坊,其中制衣坊已经投产使用,看见妇人们,统一着装,合理分工,一丝不苟,还有考勤和奖励,就是黄瑜这样的眼界也未曾听闻。
餐桌上的蔬菜,比皇家的还丰富,刘恒最爱吃还是西红柿,特别是糖拌西红柿,吃起来就停不下来,毕竟刘恒也是6岁的孩子。
太监总管黄瑜则是最爱吃煮玉米和烤玉米,这东西吃起来很香,还管饱,比小麦和水稻更加适用这个时代。黄总管触景生情,边吃边掉眼泪。.
“黄总管,是我们有什么招待不周的地方吗”。
“不是,我是想起来了以前,如果早些年有这玉米,家人和乡亲们也不至于饿死。我父母把最后一口吃的留给了我,我才活下来”。
“只要吃到好东西,我就能想起他们。也感谢萧夫人,这东西以后种植起来,多少人不用挨饿。我代天下人谢谢你,说着向周东雨握拳作揖”。
“黄总管这是折煞我了,我做的微不足道”。
“萧夫人,你在金国燕城抗击鼠疫,救治病患,救万民于水,金国使者带着皇帝的亲笔书信,来我大余致谢,这对我朝而言,比几个城池意义还重大”。
这次为了表示感谢,除燕城,金国的抚州城也将对我朝开放,互通商事。
“你的功劳,皇上都记得,等这秋收结束,土豆,玉米和红薯如期高产的话,一定会重赏与你”。
周东雨和村长,薛家伯伯商量准备组织宴请,毕竟皇帝册封以后大家都有过礼,这需要回请的。
于是,召集家人一起商量,场地交给村长,村里人就在打麦场,放40桌,自带碗筷。
县里的官员和员外们,安排在内院,反正院子够大,可以放下五桌。皇子刘恒,县令罗成,县丞公孙瓒等人,放在餐厅大圆桌。
按照20个菜准备,老三岳父送来4头猪,已经宰杀完毕。养殖场送来30只兔子,牧场杀了5只羊,菜园的蔬菜量足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