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霍善来说, 这真就是最基础的问题了,公孙敖的病在三阳,也就是太阳经。
按照张仲景《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来分析,太阳经主要负责营卫问题, 即人体的第一层健康屏障, 几乎所有病的初期都是太阳经出问题,因为一旦这道屏障出了问题、挡不住病毒病菌的入侵, 便有可能把外邪传到所有经。
就像扁鹊见蔡桓公说的那样, 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君有疾在腠理, 不治将恐深”。
太阳经的问题不解决,就有可能发生“传经”。
正是因为它是许多疾病的初期问题, 所以霍善不管是跟着张仲景本人出诊还是跟着李时珍他们出诊, 遇到各种“病在三阳”患者的概率是最高的。
如果是别的奇奇怪怪的病, 霍善可能还拿不准是怎么回事, 可公孙敖这种完全符合六经辨证理论的“标准”患者,他一上手就晓得了!
张仲景他们说过, 不管病在哪里,医家都该以平常心去应对。
不管是蛋蛋还是别的地方, 那都是人体的一部分, 没什么特别的。
霍善给公孙敖分析他的发病过程:“一开始只是肩颈僵痛,有点怕冷,但你仗着自己身强体壮放着没管,觉得忍忍就好了。”
后来大家就知道了, 他的睾丸渐渐出现一点点重坠胀痛的怪异感。他也没有管, 以为是骑马多了磨到了。男子汉大丈夫, 这点痛,算什么!
发展到现在, 就是蛋蛋重坠肿胀,但麻木不知痛痒。
看看,只要能忍,迟早能凭借自己坚毅的精神会战胜病魔!
大则大矣,不痛不痒!
霍善相当严谨地给公孙敖的蛋蛋下定义:“你这便是颓疝了。”
颓疝就是疝疾的一种。
疝疾这玩意古往今来都不罕见,比如唐代有位著名诗人叫刘长卿,他与人聚会喝酒时一落座,他的一个道士朋友李秀兰就笑着打趣他:“山气日夕佳?”
明面上是念陶渊明的诗,实际上问的是“你的疝气最近还好吗”。
刘长卿说起话来也是荤素不忌的,也回李秀兰一句陶渊明的诗:“众鸟欣有托。”
举座大笑。
这就说明疝疾对唐朝人而言是非常常见的玩意了,无非是蛋蛋重坠胀大而已,不影响继续吃喝玩乐。
这个笑话里唯一受伤的可能是陶渊明。
霍善还听李时珍讲过,辛弃疾也得过疝疾,有记录描绘说“辛稼轩忽患疝疾,重坠大如杯”,还是个道人用土法炒薏仁治好的!
他的朋友兼同僚程迥也遇到这种困恼,辛弃疾还大方地把这个偏方告诉对方,对方也很快痊愈。
霍善不知道辛弃疾是谁,不过从李时珍的语气听来,这个辛弃疾应当是很厉害的人物才是!
疝疾,不过是厉害人物也有的小烦恼!
霍善听多了李时珍他们的介绍,对这类问题早已见怪不怪啦。
霍善说得稀松平常,公孙敖却听得如遭雷击,脸色变来变去变去变来,看向霍善的眼神充满了不可思议的震惊与震撼。
为什么这小子能把整个病情变化过程描述得像是亲眼见到似的!
没等公孙敖反应过来,霍善已经站起来把写好的木板放到一边晾干,并对他说:“我不知道家里有什么药,我找师父问问,让师父给你开药!”
小孩子做起事来风风火火,话还没讲完,人已经跑没影了。
公孙敖:?????
公孙敖:!!!!!
这小子刚才说什么来着?
去找他师父开药?!
他师父现在在……
遭了!
公孙敖一个箭步往里冲,却还是晚了一步。
霍善已经哒哒哒地跑到他师父身边,脆生生地发问:“师父你知道颓疝怎么治吗?”
屋中瞬间一静。
所有人都把目光转向霍善以及火急火燎追上来的公孙敖。
这公孙敖怎么一副急得上火的表情?
李长生默不作声地把霍善拉到公孙敖够不着的地方,询问霍善怎么突然说起颓疝。
刘彻也瞧出点猫腻来了,在旁边颇感兴趣地问霍善:“你还知道颓疝?”
在汉景帝的影响之下,刘彻也是读过黄老之学的,对颓疝一词也有所了解。
霍善一听刘彻是懂行的,连连点着头表示自己知道,接着还把目光转向追进来的公孙敖。
想到李时珍他们说过要尊重患者隐私,不能随便和别人说起患者病情,霍善绷着小脸认真说道:“公孙叔公他没有颓疝!”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公孙敖身上。
懂的都懂了,不懂的则面露茫然。
公孙敖:“……”
谢谢你了,霍四岁。
再见朋友们,今晚我就去要去远航,不征服南越誓不回。
闹成这样,病自然是没治成的,李长生说手头没有药材,到长安找人治更方便,便把霍善打发走了。
霍善本就是在公孙敖强烈要求之下才给他看诊的,听李长生这么说便没在意了,又哒哒哒地跑出去看他写的“天下第一医馆”招牌干没干。
霍善正举着小小的木招牌满意地左看右看,就感觉有个巨大的阴影从后面覆笼过来。
挡住他的光了!
霍善警惕地回过头,还没看清跟上来的人是谁呢,就被他爹霍去病抱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