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到尊贵无比的帝王,下至没有身份的农奴,如果问他们最终极的梦想是什么?他们只会给出一个答案。
无忧无虑。
简简单单四个字,可无论你是身怀万亿的巨贾,还是权势滔天的重臣,都没有办法做到无忧无虑。
原因只有一个,得到的越多便越想得到,掠夺的越多便越怕失去……
王弋最近就有烦心事儿,因为治所的原因他已经和臣下们吵了不知道多少架了,甚至有人当着他的面演起了全武行。
汉朝和其他朝代可不一样,往后的朝代文官注重的是修养,是文化,是底蕴。虽然聚众斗殴也是屡见不鲜,但打死人的不多。
汉朝要想当个文官可比武将难多了,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必须得是智和政突出的六边形战士,不光是处理政务,打仗也得是一把好手。
虞翻就是一把好手,他几乎摆平了所有和他争论的人,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物理上都被他摆平了。
不过几乎就是几乎,并不是全部,崔琰他就摆不平。
两人在王弋面前已经交过几次手了,听说私下里双方还讨教过剑术和枪术。
其实王弋只要强制下令停手也没这么多事,问题是他的选择和这两个人的选择都不同,而且支持王弋的人几乎没有。
按理来说这个治所对王弋来说应该是国都一般的存在,是他目前的政治中心。
王弋却并不怎么重视这些,这才哪到哪?以后还要打下更多的地盘,还得搬。
他觉得安平国的治所信都就不错,地理位置不远不近刚刚好。
这个时代讲究依山傍水,信都……唉……啥也木有。
虞翻建议定在邺城,虽然邺县还没收复,但不妨碍虞翻将那里定为王弋的治所。
他的理由只有一个,那里风水好。
就这么一个扯淡的理由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就连荀攸都觉得很好。
崔琰就务实了许多,他认为巨鹿郡的治所廮陶就很好,那里不仅依山傍水,不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各种角度来说都是不错的选择。
而且邺县太危险,离司隶太近了,总不能一打开大门就直面敌人吧?
崔琰的支持者是以荀彧为首的一群民政大佬,搞笑的是崔琰的哥哥崔林对自己弟弟的选择不屑一顾,他支持虞翻。
无奈之下这事儿只能暂时搁置,议事的时候就不能提,不然没完没了。
只能等这帮人私下辩论明白再说了,王弋对此没有任何想法,他又不懂这些,瞎说净是添乱。
当然这还不是王弋心烦的全部,华歆来了。
遇到从洛阳来的老熟人王弋十分高兴,然而华歆却不怎么高兴,他是带着任务来的。
华歆和王弋讲述了董卓的想法,王弋都傻了,怎么最近被催婚催的这么厉害?还有董白是谁?
也不能怪别人催婚,王弋算得上是大汉这个地面上最闪耀的那个王老五,不少世家都想和他联姻,只是没有门路罢了。
王弋不知道董白也很正常,董白算得上是大名鼎鼎却被人知之甚少。
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姑娘被董卓高高捧起,又被王允狠狠摔下,除了死于192年以外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
这事儿王弋肯定不能答应,来的要不是华歆,他刨了对方祖坟的心都有。
让他认董卓当爷爷?疯了吧?这是哪个白痴才能想出来的主意?
此时王弋并不知道哪个白痴叫李儒,而且在不久的将来会让他在床上躺了半年,并且再次麻烦华老爷子前来保他狗命。
心烦的并不只是王弋,曹操现在也很烦,董卓将()
自己好兄弟鲍信的弟弟放了回来,并给自己带了封信。.c
世事就是这么无常,没机会的时候望穿秋水也没用,可是机会来了就会让你手忙脚乱、应接不暇。
董卓希望曹操出兵平原,攻取冀州。并约定事成之后平分冀州。
鬼才相信董卓的话,到时候不平分青州就谢天谢地了,还平分冀州?
一个掌握着玉玺的朝廷给他下旨曹操多少还能有点信任,可写信是闹哪样?
然而着并不妨碍曹操对冀州的觊觎,要是没有袁基那件破事儿的话!
王脩是一名十分合格的信使,为了达成曹操的目的来来回回在汝南和北海两头跑。
正是有他的存在让双方的关系比较平和,不至于袁绍还没打,两人先打起来。
当然,作为一个卧底他更是尽职尽责。
王脩先是让袁绍的探子无意间知道了袁基的计划,接着便开始实行自己的计划,那就是让袁基知道曹操的谋划,全部谋划!
是的,王脩一直就没想将这份情报告诉袁绍,没有任何意义,袁绍知道了也破不了这个局。
王脩准备让袁基干掉曹操一家老小,直接让他们两人反目成仇,这个局便不攻自破。
他成功了,一次酒后王脩从衣袖里掉落了一封信,醉酒的他十分紧张的捡起来揣了回去。
这封信引起了袁基的注意,并在晚上派人偷了出来。
于是袁基知道了曹操所有的计划。
王脩也失败了,袁基没有想象中的那种魄力,他不敢杀曹家老小……
袁基虽然不敢杀曹家老小,但杀王脩却没什么问题,他打算给曹操一个教训,让曹操老实点听话。
只可惜王脩比他有魄力,王脩比他更果决,王脩比他更快、更狠,王脩……一把火点了曹家老小住的别院儿!
火光中,王脩的眼神闪烁着诡异的神色,说不出的高深莫测。
在他对面袁基死死盯着他一言不发,这种眼神他见过,而且见过无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