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叶奚鸣把信收了起来,和周苒说起了明日的安排。
那些银票是去年烤鸭店一年的盈利,叶二郎担心叶奚鸣他们在京城要用银子的地方多,他们身上银子又不够,和叶大郎商量过后,就将去年一年店里的盈利全都给叶奚鸣捎过来了。
张氏还在信中抱怨,说是要是往后两人再生出儿子,孩子都没有名字可用了。还说是幸亏家中如今不缺钱了,不然这么多毛头小子,以后怕是连媳妇都要说不起了。
周苒看到这里,侧头看了叶奚鸣一眼,笑道:“孙子多了就不值钱了,娘现在就只想要可可爱爱的小孙女了。”
叶奚鸣将信看完之后,把信纸收了起来,然后将盒子里的银票尽数交给了周苒,道:“既然二哥将银票送来了,那我们就先收下吧。”
所以叶奚鸣和周苒就商量着把那三本书拿去多刻印一些,给每一个地方的流光阁都分发一部分,如果可以的话,他们还想将那书直接免费发放,这样就可以让更多想学习刺绣技能的人学到刺绣手艺了。
正好他们现在急需银票要用。
之后叶奚鸣又看了柳文卓给他的信,信中主要写的都是商队的事情。
他们明日需要去看一看他们刻的雕版,若是没有问题的话,他们就可以开始印书了。
大顺朝商人的地位虽然不像是有的朝代一样那么低下,商人的子孙也可以参加科举,走仕途,也禁止官员的家人从商,但官员本人却是不允许行商的。
她只想着找绣娘去教导那些想学绣技的女子,却忘了自己手中还有工具。
最后,张氏还道:也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抱上香香软软的小孙女。
她手中的三本各级刺绣技法大全完全可以当做绣娘师父们教导学徒们的道具来用。
五页的信纸,张氏交代家中发生的事情用了两页多,关心叶奚鸣和周苒的话写了一页多,最后才是叶二郎交代那一万多两银票的事情。
“去年商队收益也不错啊。”周苒道,比起前两年商队的收入可以说是稳步的在上升了。
想要将流光阁以最快的速度开遍大顺朝,那没有银票肯定是不行的。
周苒听后,道:“这样也好,你做了官,要是再继续和柳公子合作,被人知道了不好。”
周苒听后“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大嫂和二嫂两人才刚生完,叶奚鸣就写这样的信回去,真是不怕两个哥哥来骂他啊。
而且那些绣娘师父也可以照着书上的内容去学习更加高深的绣技了。
这个盒子里放的同样是一封信和一沓银票,只不过这沓银票比起叶家送来的薄了不少。叶奚鸣拿起银票数了一下,总共四千五百两的银票。
第二日一早,两人在家吃完早饭就直奔叶奚鸣之前找的刻印坊。
叶奚鸣找的这家刻印坊不大,倒也不是叶奚鸣不愿意去找大的刻印坊,而是大的刻印坊不愿意接他的生意。
这家刻印坊在京城西郊的一个小院子里,整个刻印坊的工人和师父加起来还不超过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