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们无论体力还是精神状态已经快要到极限了,是不是还要继续向前走下去?
黄明祯思虑再三,决定将众人召集起来,听取一下他们的意见。
不出所料的是,众人果然各持己见,有的说撤退,有的说前进,双方争执不下。最后还是其中建议撤退的人占了大()
多数。
只有黄明祯手下的副将张文远坚决主张继续前进,他说道:“将军率大同主力深入大漠,逐敌千里,无所得,遽班师,何以向镇将复命。我军疲,敌亦疲,双方相持者,心智坚定者胜,怎可半途而废。”
但他的意见也很快就淹没在一片反对声中。
黄明祯举目望去,这里满天黄沙,遍地荒芜,没有人烟。虽然没有什么道理可循,但黄明祯就是能感觉到,敌人一定就在这附近!
黄明祯决定继续向前,他知道都蓝一行人也不会在大漠里呆太久,一定急于向突厥牙帐进军,自己只要向着西北方向进军,一定可以追的上都蓝。
黄明祯带着他的部队继续深入荒漠,他们在行军路上小心翼翼,就连做饭也要先在地上挖个洞,在洞里做饭,以防止烟火冒出,被敌军发觉。一直前进,黄明祯的队伍才终于到达了达兰堆北面的坎子口。
坎子口是大漠里少有的几处绿洲,也是草原上漠北牧民向漠南转移的必经之地,长久以来在这里形成了一处比较大的羊盆。黄明祯本来希望在这里休整一下队伍,补充好水源与粮食后再继续前进。
而之前一路向大漠深处逃窜的都蓝一行人也在这里。
都蓝一行人把大漠看的太简单了,虽然他们也曾多次穿越大漠往来于漠南漠北之间,可是这次他们不是那支带齐了牛羊马匹的控弦大军,只是一支慌不择路的败退残军,进入大漠之前根本就没有也来不及做好充分的准备。
进入大漠后他们才发现,今年因为冬天特别寒冷的原因,大漠里本来就稀少的草原、水流都几乎绝迹。肆虐的风沙吹得人脸生疼,这让长期以来都养尊处优的都蓝众人几乎无法忍受。
一路飞沙走石,让这群没有物资补充的人根本找不到什么吃的东西,只能沿途杀马充饥。
黄明祯在离都蓝四十里的地方,终于发现了这支他们跟丢了许久的部队,而这支昔日草原霸主的卫队,现在却失去了往日的荣光,而且其中暗流涌动。
在草原上,几千年来留下的传统便是失败者无人权,因为草原人的豪爽与直率,所以他们对待失败的君主,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容忍。整个草原史就是游牧民族内部的叛乱史,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是忠诚,因为他们骨子里只臣服于强者。很明显,现在这个在大漠里被隋军追的苟延残喘的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强者,只是一个慌不择路的丧家之犬。
一批跟随着都蓝逃命的人在蠢蠢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