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姜玉楼看稿很快,没几分钟他就觉得这部小说内容有些眼熟,似乎曾经看过。他又看了眼书名和作者的名字,然后熟悉的记忆浮现在脑海中。
没错,他曾经看过这部小说,记忆中还拍过电影。
这下,他心中在没有犹豫,而是耐心的看了起来。
半个小时后,姜玉楼看完了整篇小说。内容和前世相比大差不大,以他的眼光看来还有更改的余地。
只是……
他看向忐忑不安的刘振云,笑了起来:“这篇稿子怎么会在你手里?”
按照规定,这篇稿子应该是在编辑手里才对。
刘振云忐忑地回答:“这是篇退稿,我觉得很好,就没舍得退。”
“还是不行吗?”
他觉得大概率是不行的,如果真能通过的话,姜玉楼的表情绝不会如此平淡。
“恰恰相反。”姜玉楼笑着摇头,然后说道:“你有梁晓生的通讯
“通过了?”
刘振云是又惊又喜。
“通过了。”姜玉楼稍作停顿又说,“这篇小说你就当责编吧。”
这么好的小说再不通过,等到《今夜有暴风雪》发表到其他杂志,引起讨论后,岂不是会说他们《最文学》的编辑和社长有眼无珠?
这怎么行!
这一刻,刘振云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了,莫名地就想大吼几声。
从姜玉楼的办公室出来后,他的心情格外美丽,就连办公室里编辑们看他的眼神都被他忽略了去。
一个人的成功除了需要努力外,运气的加成也格外重要,他觉得自己的运气似乎不错呢。
他按照梁晓生提供的通讯录联系到了对方,并且邀请对方来《最文学》编辑部,商量一下稿子的修改问题。
对方很开心,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电话另一头,梁晓生挂断电话后,手都在抖。
他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高中毕业的他,赶上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成为东北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战士”,在北大荒度过了7年的知青岁月。
由于他擅长写作,被批准参加了全兵团的文学创作培训班()
。他参加文学培训班期间,创作了小说《向导》,并发表在当时的《兵团战士报》。
那是他创作的第一部小说,也是第一部得已发表的作品。
之后,复旦大学的一名老师到兵团招生,通过《向导》一书得到老师力荐,随后就读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从复旦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了燕京电影制片厂从事文学编辑工作,开始正式从事文学创作。
知青生活经历,是他文学创作的灵感和源泉,而《今夜有暴风雪》就是他毕业后第一部中篇小说。
他之前也在选择投稿哪一家杂志有过犹豫,《当代》也在他的考虑范围,但最终,在别人的建议下,他还是选择了姜玉楼的《最文学》。
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没有错。能邀请他去《最文学》的编辑部商量改文,证明他的作品被看上了。
他接电话的时候,很多人都听到了。
有人忍不住好奇,询问道:“梁编辑,你有小说要发表了?”
他这么一问,其他人也看向了梁晓生。
也没有什么要保密的,梁晓生便回答道:“写了一部中篇,《最文学》的编辑叫我去改稿子。”
“改稿子,那岂不是要发表了?”
“恭喜你了,梁编辑。”
“小说发表的时候可要通知一声,我要买一份支持你。”
梁晓生连忙感谢道:“谢谢,谢谢大家,现在还要改稿子,什么时候发表我也说不准。不过真要成了,我肯定通知大家。”
众人见他这么说,方才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各忙各的去了。
很快,梁晓生的小说要发表的事情就传开了。
对此大家也是议论纷纷,大多数人觉得他不愧是复旦中文系的,果然是有两把刷子。
更多的人则是期待他的作品发表,想要一睹为快。
就连他的领导都知道了,还特地勉励了几句,说是小说不错的话,会提议厂里拿下版权,进行改编。
突然间,梁晓生陷入了高兴地烦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