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979我的文艺时代

关灯
护眼
第四百一十九章 亲自出马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center>“路大哥,这次来西安,可要拜托你了。”

“小意思,我和他们都熟。”

“还是路大哥你够意思,要不是有你这个地头蛇在,我一个人还真不敢来。”

路谣失笑道:“西安又不是龙潭虎穴,有啥不能来的。”

“这不是没你在,心里没底气嘛。”

“哈哈。”

两人聊天打屁,很快进了城区。

西安是处古城,名胜不少,但姜玉楼是出差来的,没有心思去看那些景点。再者说,不论是前世,还是今生,他对西安都非常熟悉,也就没有了游览的兴致。

姜玉楼先跟着路遥去了他家,和嫂子见了一面,送上一点心意后,又逗弄了一下孩子,才在一起吃了顿家常便饭。

吃完饭后,两人坐下院子里乘凉,路谣抽了根烟,疑惑道:“玉楼啊,我有一点挺不明白的。”

“什么?”

“我就是不明白你为什么要自己创办文学杂志。”

姜玉楼没想到路谣会问这个问题,他沉思片刻后,缓缓道:“我希望《最文学》成为文学的一个重要阵地,我们发表人民喜欢的作品,并且把心交给读者。”

“把心交给读者?”

“对,把心交给读者!”

说完后,又是一阵沉默,良久,路谣才感叹道:“玉楼,你的野心很大。”

“如果不大,我为什么创办杂志,老老实实写书赚稿费不好吗。”姜玉楼说了句玩笑话。

路谣略带深意的看了他一眼,而后笑着道:“哈哈,也是。”

消食过后,时间也到了下午。

“今天就去吗?”

“嗯,我先去看一看,要是不行,路大哥再帮我一把。”

“那行,文化馆的人要是不放你进去,就报我的名字。”

()

“好嘞。”

收拾了一番后,姜玉楼决定先去见陈中实。

陈中实跟姜玉楼接触过的青年作家不同,他是1942年生人,今年已经整四十岁,对于一个文学创作者来说,这个年代应该是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并且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代表作。

但陈中实的成熟期似乎来的晚了一点,尽管这些年他已经创作出了多篇陕西关中农民生活的《接班以后》《无畏》等多部短篇小说,在陕西当地文坛颇有些名气。

但名声的传播始终是区域性的,作品的影响力也谈不上有多大。

归根结底的原因是,他缺少一部重量级的中篇或者是长篇小说。

陈中实从小就聪明,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毕业时,他是全村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可初中只上了一年,陈中实就休学了。因为家里实在拿不出钱了,休学在家的陈中实只能天天帮着父母看妹妹。

半年后,陈中实终于重返校园,可因为迟上了一年,正赶上全国持续三年的自然灾害,各大高校缩减了录取名额,学习成绩一直出色的陈中实遗憾落榜了,他只能又回到了农村老家。

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在那个时候,高中生也是香饽饽,陈中实当上了小学老师。他尽心尽力地教学,很快就取得了成绩。连续两年,他带的毕业班都实现了100%的升学率。陈中实也因此被调到了中学。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陈中实也一直努力地实现自己的作家梦,他从初中时期就爱读小说,从那时起,他的梦想就是成为像柳青一样的作家。

为了心中的热爱,陈中实特别拼。刚开始学习那会,陈中实听说西安市文化馆要举办针对业余写作者的文学讲座,就硬是走了两天的路去西安听课。每天晚上回到家里,陈中实常常通宵达旦地读书,后来实在是影响第二天的状态,他才控制自己的读书时间。

在陈中实的不断努力下,他的文章先是发表在《陕西文艺》上,随着写作技巧的提升,甚至出现在了《人民文学》上,这给了陈中实莫大的鼓励。

就在他渐渐有了些名气后,当地任命他为灞桥区文化局副局长、文化馆副馆长。

这可是陈中实啊!

如果能收揽陈中实,《最文学》赶超《当代》《花城》等文学杂志还真不是妄想。

当姜玉楼来到文化馆前时,被一个穿着保卫科服装的老大爷拦下来了。

老大爷看着年纪挺大,现在还没退休也挺不容易的。

“后生,你这是要找谁?”老大爷拦住姜玉楼后问道。

姜玉楼客气的询问道:“我找文化馆的副馆长陈中实,大爷您能放我进去吗?”

老大爷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是报社的编辑吗?”

姜玉楼笑了起来,“我不是编辑,但我是杂志社的社长。”

“社长?比编辑大吗?”

“……”姜玉楼轻咳一声后,点头道:“是大一点。”

大爷不信,“不像啊,你这后生这么年轻,莫不是在骗我。”

“大爷,真不骗你,我们的杂志叫《最文学》,很有名的。”

“《最文学》?莫听说过,比《《陕西文艺》》还有名吗?”

“……”

姜玉楼好说歹说,最后被逼无奈搬出来路谣,才让老大爷相信,并放他进去。

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书架

盖世医王 七个姐姐惹人愁 最佳女婿(最佳赘婿(林羽江颜)) 跟渣男离婚后,她跟兵哥哥结婚啦 第一狂少 超能黄金瞳 重生:顾阿姨,我喜欢您很久了 不放纵能叫神豪吗? 开局当替身,真千金在豪门杀疯了 红楼之扶摇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