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月雯看完后,姜玉楼自然是从她手中要回了小说手稿。
之所以他的小说手稿这么抢手,自然是大家都将唐月雯的表现看在眼里了。
虽然大家不约而同地孤立了唐月雯,但是大家都知道她是个好学生,上课认真听讲,喜欢做笔记,考试成绩也是班里的第一名。
可就这么一个好学生,乖女孩,却看姜玉楼的小说看入迷了,课不听了,笔记也不写了。
于是乎,大家迫不及待地想要先睹为快,看看姜玉楼写的小说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让唐月雯变成这样。
“大家别急,也别争。”姜玉楼说了句:“让马孝先看,他预约得早。”
“那行,马孝完了就该我了。”
“也别忘了我,我排队也早啊。”
“人人有份。不过大家悠着点,别耽误了上课,也别把我手稿弄丢了。”
姜玉楼叮嘱了一句,内心颇为自豪。
小说这么受欢迎,是有些出乎他的预料的。也许是从众心理,也许是名人效应,总之,他的小说手稿现在成了班里最受欢迎的。
一个上午,又有几个同学看完了他的手稿,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虽然同学们的水平不高,但是小说写来不就是让人看的吗?
而这群有着高中文化水平的学生,不正是姜玉楼小说的受众嘛。
这是不是说明,他的小说还没有发表就提前拥有了一票粉丝?
想到这里,他的心里美滋滋的。
午饭时间,姜玉楼又和唐月雯坐在了一起。
饭后,他正打算和马孝一起回村的时候,却被唐月雯叫住了。
“姜同学……”
“别叫姜同学了,太生分了。这样,你叫我玉楼,我叫你月雯可好?”
唐月雯清瘦的脸蛋有些泛红,迟疑了一下,还是轻声道:“玉……玉楼……”
“欸,这不就对了,月雯。”姜玉楼笑嘻嘻地问道:“月雯,还什么事?”
“玉楼,你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什么怎么想的?”
唐月雯沉吟了片刻,斟酌措辞:“就是……故事性那么强……”
她看小说的时候,完全沉浸到了小说的世界里,为主人公欣喜,也因为主人公受到不公正待遇而感到愤慨以及伤心难过。
文学性,晦涩难懂,通俗。
姜玉楼瞬间明白了唐月雯的意思,她之所以不懂,一是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写作培训,二是一直以来接触的都是文学名著,文学名著普遍文学性要强于故事性。
绝大部分文学名著都属于那种文字晦涩,没有专业的剖析,很难读懂其中的内核。
但是姜玉楼的小说不同,《李十三推磨》成书于2000年后,那时候已经是通俗作品的天下了,陈中实写书的风格也有了变化,更加贴近普通民众的阅读需求。
文学性,也就是思想是内核是骨架,但是故事才是血肉。姜玉楼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道日后的趋势,又怎么会舍近求远,搞那种远离人民群众的所谓文学性,艺术性的东西。
也因此,他写的小说才会那么容易被人所接受,可以一口气读完,不会觉得沉闷以及难懂。
姜玉楼微微一笑,反问道:“小说,不就是应该写人物和故事吗?”
唐月雯愣了一下,很想反驳姜玉楼一句,说小说不仅是这些,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内核,应该批判现实,古今中外的小说莫不如是。
本来话都到嘴边了,可不知怎么的,她把本来想说的话咽回了肚子里。
这一刻,唐月()
雯面对姜玉楼有种仰望高山的感觉。
一语点醒梦中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