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灵旗西侧五十步的一颗大石上,盘坐了下来,开始闭目养神。
见庄玉亲自出来镇守,刚刚值守过夜间的吴宣一组弟子,也都不再到山脚下的洞府休息了,全都分居在山顶和山脚的井口阵眼旁,盘坐静守了起来。
此日天色不错,晨阳升起后,便显得颇为晴朗。
而等到了上午辰时三刻左右,庄玉不经意地一睁眼,就看到了西边的阵眼处,那股白色的金灵力光柱,似有摇曳的迹象。
凝神看了一刻功夫后,那股光柱就摇摆地非常明显了,俨然是有人在攻打那处阵眼。
很快地,山顶上的弟子,也都发现了这一点,纷纷从盘坐着起身,伸头向西边望去。
又过了约有两刻功夫后,那股白色金灵力光柱,就嘎然而至了,显示在了西边的视野中。
看到此情况,庄玉虽面色不动,但也是心中一惊,明白那处阵眼已经被攻破了。
由此来看,昨日的骚扰,很可能都是西宗的试探,今日才是他们进攻的时间。想到此处,庄玉不免又打起了几分精神。
周围的弟子,都看向了庄玉,眼神中都有担忧之色,而庄玉则闭眼岿()
然不动。
过了约有半个时辰后,庄玉感受到身边的子弟,传出了一阵骚动。
睁开眼睛,就看到东北方向的阵眼处,那股黑色的水灵力光柱,也开始摇摆了起来。
这次只两刻功夫不到,那水灵力光柱,便如泄力一般从高空落了下来。
见到此,庄玉脸上微一抽动,周围弟子的脸色,已经明显惊恐了起来。
他们纷纷看向庄玉,很是急切地想要得到他的法旨,但庄玉不开口,他们也没人敢说话,只面色焦急越发焦急。
结果,东北方的水灵力光柱刚刚倒下,正北方阵眼处的那股青色风灵力光柱,也开始摇晃了起来。
此时,庄玉也有些心慌了,本打算镇守七天就走,这才第六天周围阵眼就接连被攻破,看样子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了。
很快地,庄玉就决定不能在此逞能,得马上带弟子们离开,快速返回到宗门腹地去。
拿定主意后,庄玉就从那颗大石上站了起来。
而就在他站起的瞬间,一股无形灵力流转,如一股罡风一般拂过了小山顶。
周围的炼气弟子,全被冲倒在了地上。
庄玉丹田灵力一动,稳住身形,便马上凝神看向四周。
“还在大阵之中,哪里来的灵力波动?”心中急想到。
尚未找到灵力波动的来源,庄玉就感觉到,大阵中的灵力变得活跃了起来,尤其是那些不算太多的土灵力。
此处虽然被混炎龟甲阵笼罩,火灵力充斥其中,但其他几种灵力,多少也有一些。
周围的土灵力越来越活跃,约过了半刻功夫后,竟开始凝聚出了一点点的黄色土灵力光点。
并且这些土灵力光点凝聚出来后,都快速朝着北方飞去。
又稍过了一会儿,在混炎龟甲阵的内外,已经到处都是土灵力光点,出现之后就像被激活了全部潜能一般,争先恐后地向北飞。
周围的炼气弟子们,尚不知发生了什么,都是一脸的惊讶。
而看着那些土灵力光点,庄玉眉头紧皱,心中暗想:
“这天地间的土灵力,都被调动了起来,灵力凝结,全都朝北汇聚。”
“难道…难道这就是灵力汇海?”
“结婴的前兆?”
“夏侯师伯在九连峰一带闭关,正是在北边。”
想到此处,庄玉不禁激动了起来,灵力汇海、五彩霞光、奔雷龙吟,这正是凝结元婴的前兆天象。
踏入修仙之途六十余年来,他早就听人说了无数遍。
此时,正北方的那处风灵力阵眼,已经北攻破了。
庄玉站在大石上,使劲向北眺望着,虽然双眼看不到,但他能隐隐地感觉到,在北面的千里之处,已经汇聚出了无比浑厚浓郁的金黄土灵力之海。
并且,那些土灵力似乎正围着中间一点,在顺应天道一般地旋转,如汪洋巨海中的巨大灵力漩涡一般。
在那漩涡的流转之间,方圆千余里,整个东宗地界内的土灵力,全部都被拉扯了过去。
此时,周围的炼气弟子们,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都瞪着眼睛在看向庄玉,以求得到些许指示。
只见,庄玉嘴角一笑,开口说道:
“这是灵力汇海,是结婴的前兆天象,你们夏侯师祖正在凝结元婴。”
“马上你们就会看到五彩霞光,会听到奔雷龙吟。”
“好好参悟吧,此等机缘,百年难得。”
听到此话,周围炼气弟子的的脸上,顿时都露出了莫大的惊喜。
金丹修士冲击元婴,这可是千载难逢之()
事,能身处其中感悟一番,对于自己日后修为精进,是大有益处的。
片刻间,炼气弟子们都安静了下来,全部凝神屏息向北感悟着。
也不出庄玉所料,仅仅过了一刻功夫不到,在他们的眼界内,五彩斑斓的霞光祥云,就从北边的天际,印透了过来。
纵然隔着千里之遥,小南井此处的霞光,看起来仍很是明亮,给人以无比祥瑞之感。
身处霞光之下,有一种难于言表的舒适。
在那霞光之中,还隐隐有雷鸣之声传出,那雷鸣听起来低沉有力,似若龙吟,连绵不绝。
此时,在东宗腹地九连峰一带,以一座黄色小山为中心,在小山上空千余丈处,精纯磅礴的土灵力,已汇聚成了方圆两百多里的灵力之海。
巨大的金黄漩涡之眼,在那灵力之海钟快速旋转着。
而在那金黄漩涡之上,更高处的五彩霞光,光亮之刺目,已让人无法直视。
洪荒一般的奔雷龙吟之声,也以那处为中心向着四方扩散,凡身处其中,离得稍近些的修士,已是心颤神倒。
在九连峰之南千里的小南井,小山顶上的那颗大石上,庄玉背手向北而立,神情颇为迷醉。
也就在这时,在小南井南边两百多里处,十艘诺大的黄玉飞舟,已在高空集结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