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也有其他商会和财团,企图模仿建立奇遇汇一样的报纸。
但很快全都胎死腹中,因为那些投稿者就只认定奇遇汇。
一些人是图钱,但更多的人是图名气。
一旦在奇遇汇刊登,对自己的文学、才华都是一种肯定。
甚至,有一位私塾里的启蒙老师,因为在奇遇汇刊登了一篇生动形象的市井奇遇记,而被澜山书院破格录用为书院仙师。
从私塾进入书院,那绝对是一步登天的节奏!
另外,还有一些文人墨客,也因为在奇遇汇中写的文章深入人心,还写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诗词,从而得到了大人物赏识,从此也是鲤鱼跃龙门。
而更多的文人墨客,达官贵人,则是把奇遇汇当成了比试文采和才华的地方。
甚至西极城有四位公认的才子,每月都要用刊登报纸次数来排名先后。
正是因为奇遇汇深入民心,又广受大家好评。
所以,那些新版报刊,根本没有插一脚的机会。
甚至,有一家文华报刊刚刚开业时,给出了夸张的五千一篇稿子的超高稿酬。
结果投稿人数还是寥寥十几人!
而审稿编辑,有没有李星这种娱乐大众的思维能力,都是喜欢辞藻浮华,风花雪月的文章类型。
比如,【今日吾偶观星象有感,念天下苍生之悲惨命运云云】,这一类开篇就给人一众假大空的内容,自然无法让人感同身受,更不用说去深入阅读了。
文华报刊的编辑还是非常给力的,第一期报纸做得跟书一样厚实,内容也是多达上万字。
()
第一期也是学着奇遇汇,先把一千份报纸赠送出去打热度,然后再增印半价销售。
可文华编辑部预想中的报纸大卖,他们赚得盆满钵满的情况没出现。
反而是增印的十万份报纸,一份都没卖出去。
他们走到大街上,逛了十几次,终于找到个手拿文化报纸的百姓。
结果凑近一看,报纸上包着油饼!
那老头还骂骂咧咧的说报纸太硬,拿回去引火都嫌麻烦。
几个编辑不死心,又跑去打听观后感。
结果他们旁敲侧击之下才知道,大家都觉得文化报纸毫无看点,而且每一篇都是又臭又长,根本看不进去。
再一问奇遇汇与文华汇对比起来怎么样?
别人直接就打了个破防的比方。
蹲坑时,手里捧着的是奇遇汇,茅坑里丢的是文华汇!
简单来说,跟奇遇汇一比,文华汇只配擦屁股。
那几个编辑瞬间遭受到一万点暴击伤害,连夜辞职回家,从此再也不敢提当报刊编辑一事。
至于文华汇,也在第一期过后就宣告破产,连编辑部都半价转租了出去。
之后,又有不少人相继效仿,但结果都是一样,在奇遇汇强大的娱乐能力下,根本生存不下去。
最多的一家报社【桃花汇】,也就是发行了三期而已。
不是没人买他们的报纸,而是稿费给得太高,门槛设得太低。
只要投稿就给一百仙元丹,过稿就给三千仙元丹!
这种类似捡钱的活计,一下就被人发现了漏洞。
成千上万的读书人,撰写了几百字的垃圾文章就来投稿。
结果第一天就被人薅走了三百多万仙元丹。
后来第二期虽然及时修改了,桃花汇也有了一些名气。
但销售额远远不达标,而且桃花汇内容质量也远没有奇遇汇好。
连续三期,利润都无法覆盖成本,再加上第一期巨额亏损,桃花汇也宣告流产。
而随着这些新报社的开关,奇遇汇的热度也是越来越高。
现在,奇遇汇日销售额已经突破了三百万份。
月订阅量也在一百万份以上,年订阅量都有三十万。
奇遇汇一个月创造的销售利润都在两百五十万以上。
如果再加上日益增加,水涨船高的广告费,那更是能突破到五百万以上。
由于李星之前击溃了种种高手的神魂神念,奇遇汇也是办得如火如荼,根本没有人来捣乱招惹。
值得一提的是,其中做兼职编辑的步如烟,此刻也是干得津津有味。
一个月期限已满,期间她就过来看过李星一眼,然后就急匆匆回到了奇遇汇。
甚至,对李星有没有修成太阳真经都不怎么关心。
李星还觉得奇怪,但转念一想又明白过来。
自己一旦修成太阳真经,步如烟就要回到天庭去复命。
而只要自己不修成太阳真经,步如烟就可以一直在编辑部赚仙元丹。
一个月就十三万五千仙元丹,巨大的利益,已经让她忘记了自己最初的使命。
吏部张玉吃了个大亏,连自己培养的仙师都被下了天牢,他自然不会善罢甘休。
仅仅沉寂了一个月,幺蛾子便再次生出。
这次不是针对李星,而是针对十九皇子。
十九皇子身边的一仙官因为挪用公款被逮捕,还是李星的老熟人,叫做郭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