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为了套近乎的韩斌,一度认为自己很像抗战时期的狗腿子,李琮看的目瞪口呆,没想到自己崇拜的师兄还有这一面。
“君子上交不诌,下交不渎,嗣直的师兄,大可不必如此,虽然你们的关系有些玩闹,但皇族还是承认的。
还有菜很不错,皇宫内的饭食也没如此美味,吃完就出发吧,别落后太多。”这位李伯伯有些鄙视阿谀奉承之辈。
韩斌听完后整了整衣袖,规规矩矩的施了一礼,李伯伯微笑着点点了头,上了马车就走了。
他妈的,马屁拍到马腿上了,还被人鄙视,一旁的李琮大笑而出,连立在一旁的铁头都憋着笑,上去就是一脚。
自从上了船后,每日清晨韩斌都会与铁头切磋,再与李琮对练。
韩斌也尝试过去拜见李琮的这位大伯,但都被拒,现在好了,被人鄙视了。
这样也好,不用再去想这位大人物对自己的看法了,因为别人根本看不上他。
按常理来说每日里才是和理的进程,可李大伯为保险起见,改成每日三十里,这让韩斌很是煎熬,真想离开这无聊的老头。
“村长明查呀,老汉前年确实把铁牛投入河中了呀,就在这颗树的位置。”
大道旁边一条不知名的河边跪在地上,向另一群人喊冤。
好事的李琮遣人去问,原来这条十丈宽的小河在汛期时常泛滥,河内县令于前年,命人向河中投入一铁牛,做镇河之用,本月底准备清淤,村里打算先把铁牛捞起,现在却找不到了。
村长立即把前年投放铁牛的人找来对质,说是再找不到,就只能上报县令。
“老哥哥,那是铁牛,铁的,是县令大人向朝廷申报镇河用的斤的铁呀,丢了我不敢不报,你说是被河水冲走了,也让人向下游找了,一里地也没找着,可要我怎么帮你呀?”
都是一个村里的乡亲,村长说着说着也是着急,在老汉肩膀拍了一把。
一旁的村民也在窃窃私语,莫不是老汉根本没把铁牛投入河中,而是偷偷拿去卖了。
李琮和他大伯听侍卫禀报后,也去了现场看看到底怎么回事,两人一到场,众人顿时矮了一截。
老汉跪着不起来,说是要王爷给自己做主,现在都说他偷了铁牛,这比报官还让他难受,说什么若是找不到铁牛,那他就只好投河自证清白,另外四人也一片哭嚎。
李琮和他大伯听后也没其它办法,只好命几个会水的侍卫帮着找,()
还交待了重点看看是不是淤泥给掩盖了。
找了好一会,侍卫像泥猴一样的回来禀告,没找着。
李大伯脸黑了,心里也觉得就是老汉偷走了铁牛,又死不承认。
铁牛不见了,老汉自己又说不清,一急就向河里扑去。
好在村民手快,急忙拉住还劝慰到罪不至死,老汉听到‘罪不至死"这四个字哭的更大声了,这已经是给他定罪了。
韩斌本来在马车里歪着,听见河边的动静,也悠悠的走来看看热闹。
问清了原由又听了众人的猜测,便自己走向河边。
小河流淌的不急,也不算清澈,还是可以看见浅水的沙石淤泥,较轻的沙石随水而下,走回了人群向老汉问着什么,而这一切都落在了李伯伯的眼中。
韩斌有了判断便道:“村长,我看这老汉不像偷盗之人,要不你让人往上游找找。”
“这位公子,水的冲力能推开巨石,只可能冲向下游这是常理,难不成铁牛成精了?自己走了不成。”
村长的眼神像是在看白痴,众人听后还以为韩斌有什么好办法,谁知他居然说铁牛在上游。
李琮一脸不可置信,李大伯都撇过了脸,老汉也低头叹气,看来他还是想投河,或许死了还干净些。
“铁牛在上游一百步之内!爱信不信!铁头我们走!”面对他人的质疑,韩斌也没有什么好脸色。
先是被李琮的大伯鄙视,又被一帮村民鄙视,给谁都没有好心情。
老子可是一级建造师,虽然不是水利专业的,也够甩你们几条街了,想鄙视我?
你们还早一千多年呢,我都不稀得看你们,回车睡觉!